節前投資賭風抬頭 炒期:空倉過節乃最佳選項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既可能是天堂,也很可能是地獄。面對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諸多期貨投資者開始猶豫。濟南投資者張權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僅絲毫沒有感受到節前的放松氛圍,反而充滿憂慮:手里有10多手滬銅賠著呢…
既可能是天堂,也很可能是地獄。面對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諸多期貨投資者開始猶豫。
濟南投資者張權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僅絲毫沒有感受到節前的放松氛圍,反而充滿憂慮:“手里有10多手滬銅賠著呢,不知道該不該清倉。”
長達8天的假期給了他太多遐想。“如果放假期間外盤市場出現利好,我這筆單不僅不會賠,還會大賺一筆。”張權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他很想賭一把。
不過,有這種心態的投資者也將面臨血本無歸的可能。“2008年就出現過各品種連續跌停,造成大量投資者虧損甚至爆倉的情況。”27日,中信建投期貨濟南營業部經理張海誠表示,清倉或者輕倉過節,是投資者的最好選擇。
風險
雖然投資者“賭一把”的情緒日益高漲,但是在專業人士看來,風險頗高。
“今年外界形勢變化太快,尤其是美國出臺QE3之后,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進而造成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魯證期貨有限公司濟南營業部總經理李義國說。據了解,國慶假期期間,澳大利亞、日本、英國以及歐洲央行都將舉行利率會議,澳大利亞、日本有降息的可能。
實際上,因為踏錯行情而導致血本無歸的情況此前多有發生。最嚴重的就是2008年國慶9天停市期對投資者以及期貨公司造成的痛苦煎熬。當時,由于美國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未能阻止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全球資本市場經歷了極其慘烈的10個交易日,大量金融機構破產,股市樓市暴跌,大宗商品市場也難逃暴跌的厄運。假期結束后,國內市場隨即開始暴跌,各期貨品種連續3個交易日跌停,接盤者寥寥,投資者爆倉的情況時有發生,對期貨公司也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應對
基于種種考量,接受導報記者采訪的業內分析人士均認為,此次假期輕倉過節最為合適。
張海誠向導報記者表示,建議投資者在節前降低倉位,避免經濟波動造成的影響。也有分析人士建議,可以通過在海外市場反向操作的方式,對沖在國內市場持倉的風險。
李義國表示,對投資者而言,空倉是應對假期的最好做法;對套保者來說,也應輕倉應對。同時他認為,如果投資者選擇持倉過節,也應該順勢而為。“目前市場基本是跌勢,國際經濟現狀、國內經濟數據都不理想,市場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持‘空單’為宜。”
寶城期貨分析師程小勇也表示,市場消化了美聯儲QE3的政策利好后,仍存在滯脹風險攀升、美國財政懸崖等不利因素,均可能拖累美國經濟再度陷入衰退。
導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為應對投資者“賭”市場可能帶來的風險,交易所以及期貨公司都進行了節前預防工作,不僅給投資者上課提示風險,各交易品種保證金比例也紛紛上調。以上期所橡膠期貨為例,其保證金比例從9%直接提高至13%,提升幅度達44%。
“交易所平均上調了6個百分點,期貨公司也上調了4個百分點,加起來共上調了10%。”李義國表示,節前多數產品的保證金比例已經上升至20%,風控意識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