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商品期貨見天行事 經濟作物臨近回調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春節過后農產品期貨走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這與節日期間國際市場的不同表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假期美國市場的表現來看,在美元走弱、金融屬性較強的商品大漲的帶動之下,農產品也出現了…
春節過后農產品期貨走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這與節日期間國際市場的不同表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假期美國市場的表現來看,在美元走弱、金融屬性較強的商品大漲的帶動之下,農產品也出現了不錯的回暖機會。其中糧食作物玉米和小麥漲幅非常明顯,豆類商品次之,而經濟作物卻出現了下跌行情。
這些對國內市場開市的影響比較明顯,而盤中表現仍然體現出了國內市場的獨立性和影響力。
豆類商品自國內開市之后出現弱勢跡象,我們認為這不僅僅是巧合,反而體現出了國內期貨市場對于商品價格的影響。從豆類市場目前的環境來看,美國方面出口不暢以及南美減產幅度的預期在共同影響著豆類市場,短期會繼續保持膠著狀態。美盤大豆3月合約1100美分依然是季節性底部,后期無論南美降雨是否恢復正常,整個豆類在3月底將見到年度高點的可能性會很高。如果后期南美降雨恢復正常,則很可能造成美盤維持橫盤走勢;如果繼續干旱,美豆將挑戰1400美分的前期高點。
國內豆類商品或將出現一定分化,大豆商品由于國儲的影響,已經處在一定的控制范圍之內,不會出現過激表現,未來儲備的輪儲動作將成為影響市場價格波動的直接因素。而豆粕從需求角度看略好于豆油市場。預計2月份針對南美天氣將繼續炒作,使得國內外豆類繼續呈現區間震蕩走勢。如保持震蕩格局,連豆主力將在4200-4400元區間運行,這也是我們之前一個月保持的觀點。
糧食作物方面,由于市場剛性需求,價格將保持溫和上漲趨勢,以玉米為例,國內玉米雖然豐產,但今年仍然將維持在緊平衡狀態,同時國儲玉米庫存維持在中等偏低水平,后期仍然有補庫需求。從截稿日期來看,玉米價格在短期表現非常強勢,對于這種過快的上漲我們還是保持相對保守的看法。
白糖市場由于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漲幅度較大,加上外盤市場影響使得節后開市價位相對較低,但仍保持上漲趨勢。此前收儲風波已經逐漸淡去,備受打擊的散空短期內也無意重新站上空頭陣營,鄭糖價格將保持高位盤整格局。但從市場面來看,供需格局整體變化不大,巴西產量仍然等待最后確認,我們認為可能要好于預期值。美原糖在中國開市之后連續兩天回落,有“漲夠”了的跡象,而部分市場專業人士認為25美分將是原糖價格上限。本輪鄭糖的反彈,我們一直以來并不非常看好,反彈上限是6700元。
這樣一來,在內外盤市場均接近價格預期上限值的同時,價格很可能出現調整性走勢,而這一輪調整幅度也相對會比較大。長期來看,鄭糖將會進行新一輪估值,預計不會高于當前價位,并且很可能回歸到6000元附近。棉花方面,由于新季種植面積降低以及國家收儲的關系,底部支撐非常明顯。正因為如此,至今棉價仍保持完好的反彈格局。但節前的支撐效果已經體現,后市仍將回到間歇階段,進一步等待新的指引。從全球情況來看,棉花仍然處在高庫存的消化階段,因此國際棉價上行空間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