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股價仍偏高 對沖思路或逢高沽空期指為宜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出口、消費和投資組成的三駕馬車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觀數據卻顯示出其增長乏力。在出口、消費和投資數據都不理想的情況下,期指繼續振蕩向下尋底將成…
由出口、消費和投資組成的“三駕馬車”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觀數據卻顯示出其增長乏力。在出口、消費和投資數據都不理想的情況下,期指繼續振蕩向下尋底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我們統計了從1991—2011年期間大盤四次歷史底部的數據,大盤在1994年的最低點325點,1996年的512點,2005年的998點,2008年的1664點所分別對應的平均股價為4.24元、6.17元、4.77元、5.6元,算術平均后得出四次底部平均股價均值為5.2元。截至12月9日,滬深兩市流通市值報174318億元,兩市股票平均價格為7.7元,距1996年512點所對應的平均股價6.17元還有將近20%的下跌空間,而距離5.2元還有32%下跌空間。當然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目前市場平均股價仍然偏高。
另外,我們統計近七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后大盤的漲跌發現,四年上漲三年下跌,漲跌幅度相當,這也能側面的說明股指本身的運行方向不會因為會議而改變。
技術上看,目前IF指數一直在下降通道中運行,布林線開口向下,MACD綠柱在不斷放大,EXPMA指標均反映出市場弱勢調整狀態。另外,近期上證指數成交量始終保持縮量運行,作為市場風向標的創業板指也是跌跌不休。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應保持空頭思維,堅持對沖思路或逢高沽空期指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