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試點保險資金投資保障房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保險資金投資保障性住房,沒有法律障礙,上海正在試點。”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6日在回答媒體提問時,透露了這一消息。 吳定富表示,保監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正在研究制定保險資金投資保障…
“保險資金投資保障性住房,沒有法律障礙,上海正在試點。”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6日在回答媒體提問時,透露了這一消息。
吳定富表示,保監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正在研究制定保險資金投資保障性住房的有關規定。在此前提下,保險公司可以自主選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但不是全面鋪開,而是試點先行。
隨著我國保障房建設方面的力度不斷加大,相關資金需求也大幅增加。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給大家算了筆賬:2011年中國將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十二五”將完成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據測算,保障房建設需要投入資金1.3萬億元。而中央財政大概只出1000億元,另外1.2萬億元的保障房建設資金需要地方配套資金。
錢從哪里來?在他看來,不能把擔子全部壓在銀行身上,除了地方財政補貼資金外,他提出“應引入保險資金等社會資金參與”。
專家認為,如何吸納社會資金參與、為保障房建設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是保障房制度長期有效運轉的關鍵,特別是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周期長、資金來源穩定等特點,非常適合參與保障房的投資和建設。與此同時,保險資金錯配風險不斷積累,投資壓力和行業風險加大。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集團總裁楊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都提交了相關提案,建議利用保險資金支持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
楊超建議由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委牽頭,盡快出臺保險資金參與保障性住房投資及管理的相關細則。他同時建議,對行業內部分實力雄厚、內控嚴密的大型保險企業適當放寬投資自主權,精簡非重大項目的審批流程,從而使其能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
馬明哲也建議,保險企業設立投資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專項基金,按照“政府主導、商業化運作”的模式,建立高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的運作機制,與政府共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設與發展。保障性住房的投資收益不高,考慮到保險資金的基本回報要求,建議政府對保險資金參與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給予一定的稅收支持政策,減免相關稅賦,提升保險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來源: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北京將出臺法規調控房租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