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稅收超8000億 “雙中心”現雛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上海市國家稅務局、上海市地方稅務局聯合網站2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上海統計出的稅收收入合計為8003.4億元。 此前,上海的一位主要領導在上海市“兩會”期間曾表示,上海現在一…
上海市國家稅務局、上海市地方稅務局聯合網站2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上海統計出的稅收收入合計為8003.4億元。
此前,上海的一位主要領導在上海市“兩會”期間曾表示,上海現在一年17000億的GDP,8000多億的稅收收入,上交給中央約5000億,對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過,從8000億稅收大盤子的構成來看,正反映了上海通過打造金融中心與航運中心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意圖——一個上海證交所、一個上海港的持續做大,所產生的效益中央與地方各有所得,其也正是中央與地方利益一致之時。
在上海《2010年稅收收入統計情況》中,8000億的稅收收入中,最主要的一塊為“海關代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這一筆就高達2082.9億元。基本占據8000億大盤的四分之一。
2010年1月10日,上海港數據顯示,上海港2010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906.9萬個標準箱,同比增16%,首次超越新加坡,躍居世界第一。而在貨物吞吐量方面,上海港完成約6.5億噸,連續四年蟬聯世界第一。
由于洋山港的持續開發,長江沿岸城市,以及長三角的大批腹地貨物通過上海港進出口,也為上海創造了大批的關稅。
“而這個2000億的關稅,是上海代中央征收,這筆錢主要都是要返還中央,地方是不作截留的。”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馬國賢表示。
與此同時,由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位于上海,則滬市的股票交易形成的證券印花稅亦由上海代國家征收,因此,在此項目中的305.2億元稅收,有95%都將會上繳中央。
數據表明,200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額達5.01萬億美元,超過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4.07萬億美元),成為亞洲絕對的領軍者。當時,上交所成為美國紐約證交所和美國納斯達克證交所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證券交易所。
除此之外,國家占大頭的還有國內增值稅。統計顯示,2010年這個稅種上海總征收了1574.9億。
而在此份《2010年稅收收入統計情況》中,另有一項“出口退稅”中,2010年數據是-608億,由于關稅是國家收走的,許多出口退稅的項目則都是由國家財政部返還給企業,這部分錢則是中央出。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局之年,過去五年,上海市的稅后收入幾乎翻了一番。2006年,上海市稅收收入合計為4141.8億元。5年之后,這個數據突破了8000億。
上海社科院一位市政府智囊告訴記者,稅收收入的高速增長除了經濟增長的因素,“這其中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開征了許多新的稅種,例如以前是沒有燃油稅的,未來隨著房產稅的深入,其也將為上海創造新的財政來源”。
今年1月底,上海與重慶率全國之先開征房產稅,上海方案的稅率為0.6%-0.4%,未來這個稅率也存在著上調的可能。
“上海已經是一個發達的城市,農業少、社保相對完善,所以從國家獲得的轉移支付等的財政返還相對較少,不像中西部省份,上交國家的稅收還會返回很多。”馬國賢表示,“上海的責任相對更為大一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