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推“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運作一年來,自貿區內外經貿一片活絡景象,各方均獲得明顯實惠。基于此,中國提出并極力推進建設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亦取得初步成效,并冀望借此發展成“太平洋西…
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運作一年來,自貿區內外經貿一片活絡景象,各方均獲得明顯實惠。基于此,中國提出并極力推進建設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亦取得初步成效,并冀望借此發展成“太平洋西岸最有活力經濟增長帶”。
此間專家認為,構建中的南新走廊,將以南寧、河內、金邊、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沿線大城市為依托,充分發揮沿線各國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聚集效應,推動區域內工業、農業、旅游業、交通、投資貿易以及服務業等產業的深度合作。與此同時,把走廊范圍內優勢產業群、城鎮體系、口岸體系結合起來,以此奠立起中國—東盟經貿交流大動脈的基礎。隨著自貿區的建成推進,“南新通道”將成為溝通中國南部與中南半島東盟國家的經濟大動脈。
中國采取切實措施促進該走廊的建設。本月4日,中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表明,將在今年加快推進與老撾和緬甸鐵路合作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盡早開工。這條從中國出發,經過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最終抵達新加坡的高鐵線路有望在2011年開工建設。
今年3月,廣西將聯合南寧—新加坡走廊沿線國家,共同實施“南新走廊國際青年行動計劃”,80名中國青年企業家將前往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沿線國家進行經貿考察與洽談,分享自貿區商機。2010年7月,中國派出由相關單位專家組成的考察團,完成了中國到新加坡經貿帶的“南新走廊”考察,并與沿途國家智庫達成建設“南新走廊”的共識。
分析人士認為,有關工程的展開將帶動中國與亞細安區域經濟整合,并為中國的戰略安全提供保障。從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合作開始,逐步擴大到產業的合作與發展,從互聯互通的“南寧—新加坡交通走廊”開始,逐步發展成為融合共贏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最終實現在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建立起“大湄公河次區域”、“南新走廊”、“泛北部灣”經濟區域等多層次的合作機制。
當前,廣西正在加快推進南寧至河內鐵路和高速公路兩大干線建設,加快形成“南寧—友誼關—河內”便捷的現代化鐵路、公路運輸系統。如今,廣西不僅開通到東盟國家的9條國際航線,還開通了南寧至越南的國際列車;同時修建了百色至靖西、靖西至那坡兩條與東盟國家相連的高速公路。未來5年,廣西還將投入約3000億元人民幣,大力建設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立體交通網絡,促進廣西與東盟的相通相連。
獲益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2010年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177.1億美元,刷新2009年創下的142.5億美元的歷史紀錄。其中,東盟連續第10年保持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的地位。
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古小松認為,作為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南北經濟走廊延伸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既是中國與東盟國家陸上交通運輸的大動脈,也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沿線經過中國、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7國,加快推進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建設將會大大促進沿線國家的發展和繁榮,其產生的效應甚至還可以輻射到緬甸、印尼等國,促進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邁上新的臺階,同時還有助于東盟內部的互連互通。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