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出口額均創單月歷史新高 預計明年增速或減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837.6億美元,同比增36.2%,刷新今年9月份創下的2730.9億美元的紀錄,首次超過2800億美元關口。出口值、進口值同時創新歷史最高紀錄。 出口增長超過預…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837.6億美元,同比增36.2%,刷新今年9月份創下的2730.9億美元的紀錄,首次超過2800億美元關口。出口值、進口值同時創新歷史最高紀錄。
出口增長超過預期
10月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出口增速連續第5個月回落。昨日發布的11月的出口數據普遍超過市場預期。11月出口額為1533.3億美元,同比增34.9%。增速沒有延續回落走勢,而是超過8、9、10三個月。從環比來看,11月的出口比10月增長了12.8%,達到了歷史新高,也證明了出口的強勁。
從去年同期的基數來看,2009年的出口一直保持負增長,在11月負增長幅度縮窄為負1.2%,之后在12月出現當年出口的首個正增長,且出口總額達到去年最高。昨日有分析認為,出口增速在12月將明顯回落。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昨天表示,11月出口確實超過預期,但預計明年不會有這么高的增速和規模,除基數因素外,主要還是外部市場的情況并非那么樂觀,全球經濟的恢復可能仍比較低迷,最近一些國際機構最新的預測調低部分主要市場的經濟增長率,因此我國明年的出口存有很多不確定性。
進口增速超前5個月
在進口量和價格上漲的推動下,11月進口額為1304.3億美元,增長37.7%,增速比10月提升12.3個百分點,且超過之前5個月的同比增速。不少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出現大幅上漲。
張燕生表示,進口也超過預期,進口是內需的反映,進口的強勁說明國內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帶動了進口。明年的進口也會減速,但是相比全球經濟的復蘇,國內的經濟會好于國外。
針對大宗商品漲價對我國的影響,張燕生表示,價格是影響進口的其中一個因素,這和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及全球的寬松貨幣環境有關,這會帶來游資沖擊中國,催生泡沫經濟,存在輸入型通脹壓力,會影響到我國經濟下一步的形勢。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