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新網,國內多地疫情在5月持續,對制造業景氣度的拖累仍在,但沖擊程度出現邊際放緩。
6月1日發布的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8.1,較上月回升2.1個百分點,但已連續三個月處于收縮區間。這表明,多地散發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但幅度較上月邊際減小。
這一走勢與統計局制造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制造業PMI錄得49.6,高于上月2.2個百分點,仍處于收縮區間。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2022年5月,多地局部疫情持續,制造業景氣度邊際出現改善但仍位于收縮區間。需求、供給均在榮枯線之下,且影響逐漸傳導至就業端;供應鏈受阻、物流時間延長等問題未能得到徹底改善;成本端和收費端價格的分化進一步擠壓了企業的盈利空間。本輪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或超過2020年。政策層面,保證就業和物流暢通是重中之重。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推動復工復產,有助于穩定市場主體、提供就業保證。此外,幫扶紓困政策不應只限于供應端,對受疫情影響收入下降的人員補助,亦應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