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周一部署進一步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會議決定,將實施財政及相關政策、金融政策、穩產業鏈供應鏈、促消費和有效投資、保能源安全、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6方面33項措施著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對財聯社表示,當前疫情多點散發給市場主體的持續經營增加了很大困難,我國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加大。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和基礎。當前市場主體最需要的是現金流量,此次6方面33項增量政策,集中體現為擴大減退稅和金融政策工具,就是給中小微企業和困難行業提供現金流量,助力市場主體度過難關。這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精準管用的舉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這次會議首次提及“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表明政策面對本輪疫情給宏觀經濟的沖擊強度有充分估計,接下來穩增長政策有望全面加碼。總體上看,本輪疫情高峰已經過去,而穩增長的政策高峰正在到來。
總量型財政和貨幣政策仍有加碼可能
在財政及相關政策方面,會議提出,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2.64萬億元。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社保費政策延至年底,并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今年緩繳3,200億元。將失業保險留工培訓補助擴大至所有困難參保企業。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再擔保合作業務新增1萬億元以上。
在金融政策方面,會議提出,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
王青表示,這次會議主要是從財政、金融、產業和就業政策等角度,新出臺了一批定向支持措施,預計接下來總量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也有加碼的可能,比如政策性降息、調整財政預算方案和發行特別國債等。2020年之后財政貨幣政策未搞大水漫灌,現在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間。
促消費和有效投資等方面同步發力
此次國常會在穩產業鏈供應鏈、促消費和有效投資、保能源安全和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方面亦有安排。會議提出,將優化復工達產政策。保障貨運通暢,取消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規定和收費。有序增加國內國際客運航班。
會議還提出,將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新開工一批水利特別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引導銀行提供規模性長期貸款。落實地方煤炭產量責任,調整煤礦核增產能政策。再開工一批能源項目。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視情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投資仍是當前托底經濟增長的關鍵,會議提出了新開工一批水利、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同時也提出了要引導銀行提供規模性長期貸款,這有助于優化銀行信貸結構,保障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拉動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此外,會議提出了視情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有助于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來源,對于扭轉預期、提振信心、穩定經濟大盤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