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13日警告稱,近期由進口成本上升推動的通脹上升可能損害日本經濟。他強調了日本央行保持超寬松貨幣政策的決心。
黑田東彥表示,隨著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企業穩步將原材料成本上漲轉嫁給家庭,消費者通脹(CPI)可能明顯加速。
盡管黑田東彥表示,隨著消費顯示出改善跡象,以及強勁的海外需求支撐著出口,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有望復蘇,但他也對風險發出警告。
黑田東彥表示,“由于疫情的影響,以及烏克蘭的事態發展和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
他強調,有必要維持日本央行的大規模刺激措施,以支持尚未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的日本經濟。
黑田東彥說,“近期進口成本上升導致的通脹不斷上升,降低了家庭實際收入和企業利潤,給日本經濟帶來了壓力。”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推高了資源貧乏的日本的進口成本,有可能破壞脆弱的經濟復蘇。
日本財務大臣鈴木真一呼吁市場不要過度壓低日元,他此前表示,日元快速波動"不可取"。
然而,上述言論未能阻止日元在周三跌至126日元兌1美元,這是日元兌美元匯率自2002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