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4.65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3.13萬億元;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9.7%,回升明顯,信貸投放力度加大,數據整體回暖超出預期。
業內人士表示,3月金融數據反映出金融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緩解了2月數據帶來的寬信用擔憂。鑒于當前國內疫情有所反復,且短期內寬信用的阻礙在需求端而非供給端,下一步可適當降低對進一步寬貨幣的預期,在穩增長目標依然堅定的前提下,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或更值得關注。
3月金融數據總量超預期回暖
在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3月份金融數據超出市場預期,M2增速回升明顯,信貸投放力度加大,社融分項數據均有改善,反映金融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寬信用效果開始顯現。溫彬對記者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以及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正在發力的背景下,3月M2增速較快回升主要得益于財政政策靠前發力,也與近期基建投資大幅提速相印證。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表示,隨著前期一系列財政貨幣政策的推進,3月金融數據總量有一些超預期,金融數據也出現了一定反彈,但考慮到疫情沖擊下國內經濟壓力上升,建議后續繼續在政策端進一步發力。
不過溫彬也指出,3月新增信貸結構改善尚不夠顯著,居民部門貸款增長仍弱于去年同期;企業部門的短期貸款,特別是票據融資增長較快,說明企業有效貸款需求不足。
因此,在當前外部形勢更趨復雜多變,穩增長任務仍然艱巨的背景下,溫彬建議,下階段應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政策基調,堅持以我為主,兼顧內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工具,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紓困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下一步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或更值得關注
鑒于當前國內疫情有所反復,且就短期而言,寬信用的阻礙更多在需求端而非供給端,華安證券分析師張偉建議,在當前穩增長目標依然堅定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適當瞄準產業政策與財政政策,降低對寬貨幣的政策預期。
張偉對記者表示,“并不是說在本輪穩增長過程中貨幣政策會出現缺位,但在貨幣政策空間有所縮小的情況下,‘好鋼’更應該用在‘刀刃’上,進一步貨幣寬松至少應等到融資需求出現修復,才能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效果。在穩增長目標依然堅定的前提下,對政策的期待更應該瞄準能夠‘推石頭’的工具——產業政策與財政政策。”
張偉認為,當前的關鍵是要通過產業政策的放松與激勵,扭轉企業、居民的預期,以及通過關注城投融資政策放松以及發行特別國債的可能性來實現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這兩種方式達到修復融資的需求。
盡管當前國內疫情有所反復,但考慮到全年經濟工作目標已被明確,光大證券分析師張旭認為,后續更多是看政策的發力情況以及基本面的走勢。從宏觀政策層面看,近期財政活動情況體現了我國財政政策正處于發力途中,后續仍有繼續加強的空間;而就貨幣政策而言,從近期監管部門表述來看,后續貨幣政策將是總量政策和結構性政策的結合,仍有操作空間。
“盡管1-2月宏觀經濟數據恢復較強,但考慮到疫情影響、地產仍有下行壓力,判斷未來貨幣政策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預計四月中旬是政策利率下調的重要窗口。”張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