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能建北京設備公司磨機事業部金屬結構車間鉚工二班班長劉加軍今年繼續關注高技能工人培養的問題,著重關注高技能人才培養怎樣落實到生產一線。
劉加軍說,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1.65億,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萬人,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面臨著十分短缺的情況,且高技能人才老齡化趨勢嚴重,呈現斷層現象,同時收入水平不高,激勵機制不完善,各項保障待遇較弱,技工隊伍的職業榮譽感、獲得感不強,導致多數青年不愿在技工崗位上就業。
劉加軍認為,國家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重要方向,將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這對技工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因此,劉加軍建議,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并舉的高技能人才培訓機制,中等和高等職業院校要與企業聯手打造培養基地,加大技工學院師資力量,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創新現代化培訓手段,搭建線上線下互補的新型培訓平臺,并結合新時代新時期行業發展需要設置專業課程,豐富各工種專業培訓內容和實操技能培養,拓寬高技能人才成長通道。與此同時,政府要加大對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資金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建立健全鍛造工匠精神的制度體系。同時,進一步完善兼顧職業道德和職業知識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推行生產現場實操能力考核與工作業績相結合的技師評價機制,助力技工人才實現自身價值和個人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