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9%,環比上漲0.4%;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9.1%,環比下降0.2%。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1月份,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做好春節前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走低,帶動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回落。
豬肉價格降幅擴大帶動1月份CPI同比漲幅繼續收窄。數據顯示,食品價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擴大2.6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2個百分點。食品中,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豬肉價格下降41.6%,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
“冬季腌臘基本結束,加之節前生豬出欄加快,豬肉供應充足,價格環比下降2.5%。”董莉娟表示。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表示,豬肉價格仍將是影響CPI運行的關鍵因素。從前瞻指標能繁母豬存欄情況來看,2021年7月開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出現環比下降,預計新一輪“豬周期”將于2022年年中開啟。
“通脹數據符合市場預期。從趨勢上來說,中國經濟前低后高,伴隨著疫情的緩和,整體經濟改善,消費會起來。另外,豬肉見底后未來還會往上漲,所以未來PPI是往下走,CPI是往上走的趨勢。”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則表示。
不過,申銀萬國期貨表示,春節錯位下CPI同比依然不及預期,體現出下游需求受疫情影響仍然低迷。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分析師應習文表示,從下游看,短期內CPI上漲壓力不大,主要源于疫情防控下供給穩定但需求尚需恢復。不過從中期看,隨著豬肉價格企穩,需求逐步恢復,CPI有望重回1區間。
“未來中國的PPI下降通道將由陡轉緩。”應習文預計。
范若瀅則認為,PPI同比漲幅將持續回落。短期來看,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位的影響下,中國PPI漲幅回落幅度可能會趨緩。全年PPI漲幅將逐季走低。
“綜合來看,2022年中國物價將保持溫和走勢,并不會對貨幣政策形成明顯掣肘。當前中國經濟景氣度下降,下行壓力明顯增大,需要貨幣政策強化跨周期調節,為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做好鋪墊。”范若瀅認為。
申銀萬國期貨指出,1月信貸和社融數據顯示此前寬松政策已開始起效,本月預計政策面以觀察為主,但美聯儲3月加息50個基點概率大幅增加,在國內通脹回落下,預計月底前央行貨幣政策依舊維持寬松。
“本月CPI與PPI同時下行,給價格型貨幣政策留出了一定空間,不過本月MLF價格未作調整,且1月貨幣信貸數據超預期,2月政策或以穩為主,這樣3月將是值得關注的時點。”應習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