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6日數據顯示,1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9%,環比由上月下降0.3%轉為上漲0.4%。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1%,環比下降0.2%。
此前財聯社“C50風向指數”調查顯示,市場預估國內1月物價全面回落,CPI同比將降至1%,PPI同比將降至9.4%。
CPI同比將出現趨勢性溫和上行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稱,1月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做好春節前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在1月0.9%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與上月相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1月CPI漲幅回落屬于短期波動所致,后期伴隨消費修復加快等因素影響,CPI同比將現趨勢性溫和上行,全年中樞有望運行在2%左右。考慮到今年物價形勢整體溫和,不會對國內貨幣政策靈活調整形成掣肘。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對財聯社表示,受春節和油價因素影響,1月CPI環比由負轉正。豬肉價格依舊是重要拖累,在國家保供政策下,生豬出欄加快,豬價環比繼續下降。其他食品價格則在節日的氛圍下轉漲,在油價反彈和春運同比好轉的影響下,出行相關消費價格明顯上漲。今年全球疫情大流行或進入尾聲,防控政策可能面臨調整,服務相關需求和價格有望加速回升。
PPI呈下降趨勢,但需注意階段性反彈風險
董莉娟指出,1月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走低,帶動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回落。在1月份9.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9.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指出,1月PPI同比的下降略超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保供穩價以及區域性限產的政策下,黑色系如煤炭和鋼材價格有所回落,拖累相關行業出廠價格環比繼續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電力供應和食品制造等中下游企業價格反而環比上漲,上游價格向下游傳導的進程可能在加速。2022年PPI整體呈下降趨勢,但是仍要注意大宗商品供需不平衡可能帶來PPI階段性反彈,這一風險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