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星石投資14日發表觀點稱,報告中有關信用擴張的表述更加積極,國內“寬信用”正在逐步展開。
星石投資認為,總量上看,“要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貸款投放”。2021年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2020年末下降7.7個百分點,與主要經濟體比增幅相對可控,為未來金融體系繼續加大實體經濟的支持創造了空間。
結構上看,“要保持信貸結構穩步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寬信用的有力抓手。雖然2021年11月至今,社融同比增速逐月上升,但目前仍處于“寬信用”的初級階段,信貸結構仍有待優化空間。由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助于實體經濟轉型、撬動信貸投放等作用,可能會是“做加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價格上看,本次報告提出“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相比于2021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更加積極,對“寬信用”的訴求也更加強烈。
此外,本次報告對于海外經濟的描述較多,提出“疫情、通脹和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仍是全球經濟的三大不確定性”。星石投資認為,針對海外經濟體收緊流動性,央行的態度仍是“以我為主,處理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向后看,在中外貨幣政策周期錯位、國內穩增長政策穩固經濟基本面的環境下,人民幣匯率將保持雙向波動,在吸收海外沖擊的同時保證國內貨幣政策“以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