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MLF超預期降息10BP后,虎年第一碗“麻辣粉”平價增量續作,符合市場預期。央行15日發布公告稱,今日開展3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且操作利率繼續維持在2.85%不變;同時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10%與此前持平。另2月18日有2000億元MLF到期。
分析人士表示,結合1月信貸、社融數據與央行2021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來看,從穩增長大局出發,寬信用的持續性,還需后續政策保駕護航。目前貨幣政策仍然處于寬松通道之中,未來降準降息都尚存空間。
2月MLF平價增量續作,釋放央行穩增長政策取向
從“量”上看,本月MLF小幅增量續作比較符合當前的貨幣政策取向。消息公布后,銀行間市場表現 “波瀾不驚”,早盤隔夜與7D期回購利率小幅走低,14D期回購利率走高。截至11:00,DR001加權平均利率跌5.95BP,報2.05%;DR007跌2.18BP,報2.2%;DR014漲4.84BP,報2.2%。
市場流動性方面,央行公開市場資金投放明顯收力。虎年首個工作周,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由單日投放200億元進一步降至100億元,重歸“地量”模式。截至2月15日,公開市場累計實現凈回籠7200億元。另據廣發證券劉郁統計,本周政府債發行及繳款壓力較春節前一周明顯緩解。2月歷來是稅收“小月”,且納稅申報截止日推遲至23日,整體上,資金面市場可謂暖意融融。
華創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冠南認為,當前銀行間市場處于春節后資金回流的寬松階段,央行放量續作MLF,體現出其維持貨幣寬松環境的政策態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在2021年12月全面降準、2022年1月MLF利率下調接踵落地后,中端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其中,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已降至2.4%-2.5%區間,明顯低于MLF操作利率水平。這意味著銀行體系流動性已處于較為充裕狀態。盡管當前市場利率在MLF利率下方運行,但著眼于“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貸款投放”,MLF小幅加量續作比較符合當前的貨幣政策取向。
從“價”上看,本月MLF利率維持在2.85%不變。王青對此表示,1月MLF利率下調,短期內監管層將觀察政策效果,2月政策利率保持不動符合市場預期。即使在2020年初疫情高峰期,也未出現連續兩個月下調政策利率的操作。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本次MLF利率保持穩定,主要是考慮到近幾個月實施降準、降息,效果整體理想,1月金融數據強勁,實體經濟融資供需兩旺;同時增加長期限資金投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三農、小微等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釋放央行穩增長政策取向。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2021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比2020年下降0.1個百分點,比2019年下降0.69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最低水平。鑒于本月MLF利率維持不變,因此2月LPR報價的定價基礎未松動,市場普遍預計本月1年期和5年期LPR報價也將大概率保持不變。
資金面暖意漸現,降準降息窗口并未關閉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來看,貨幣政策短期內仍處于觀察期,不過基調偏寬松積極,降準降息窗口并未關閉,但操作情況需視前期政策效果和經濟運行情況而定。預計未來資金面大概率保持穩定偏松,建議關注3月中旬后跨季時點的資金投放。
央行11日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同時 “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注重充足發力、精準發力、靠前發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滿足實體經濟合理有效融資需求,著力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實現總量穩、結構優的較好組合”。
中信證券明明表示,從上述報告中可以看出,穩增長和寬信用的訴求都較強,需要從供需兩端政策發力,緩解金融機構三大約束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來激發信貸需求,表明了當前貸款利率水平還有望進一步下行。穩增長基礎尚不牢靠,貨幣政策仍然處于寬松通道之中,降準降息都還有空間。
此外,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9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7萬億元,新增信貸、社融雙雙創出單月歷史峰值。
“從穩增長大局出發,寬信用要有持續性,政策還需保駕護航。從政策工具選擇來看,再貸款等結構性政策依然是穩信用的關鍵抓手,降準在短期的必要性不強,降息概率下降但窗口尚未關閉。1月份信貸增速明顯好轉,也降低了降息的必要性,但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意味著降息窗口尚未關閉。”華泰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繼強表示。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可適時采取降準、降息等措施,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從“靠前發力”的表述來看,一季度存在降準、降息可能性。同時,考慮到美聯儲3月份加息預期升溫,為避免在美聯儲加息之后再降息對國內流動性帶來較大擾動,可考慮在目前人民幣匯率走勢相對穩定、跨境資本仍然保持凈流入的情況下提前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