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個省(區、市)明確了2022年5G、數據中心等建設計劃,并提出進一步發揮5G等“新基建”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打造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多方正加緊繪制新一輪“新基建”規劃圖。包括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明確將適度超前部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個省(區、市)明確了2022年5G、數據中心等建設計劃,并提出進一步發揮5G等“新基建”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打造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的5G基站數超過了140萬,其中共建共享的5G基站也超過了80萬個,5G網絡已覆蓋全部的地級市,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網絡覆蓋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東興證券分析指出,考慮到“新基建”處于發展初期,保守假設2022年“新基建”投資規模為2.5-3.0萬億元,占全部基建投資比例為12%-15%,拉動全年基建增速0.4-0.7個百分點。
基建“挑大梁”,市場看好1月信貸“開門穩開門紅”
不少機構預測1月信貸投放規模有望實現同比多增,預測規模在3.6萬億元到4.3萬億元。盡管當前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偏弱的問題依然存在,但不少受訪人士對一季度的信貸增長情況相對樂觀。在近期穩增長政策密集發力,以及基建類等信貸項目加強儲備的背景下,一季度“寬信用”顯現,信貸投放有望保持同比穩定或小幅增長。
新增專項債發行加快,年內發行規模達5114億元
截至2月8日,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5114億元,完成提前下達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的35%。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已完成提前批額度的35%,高于去年同期。同時,今年專項債發行繼續前置,主要還是政策發力、適度靠前主基調的引導。在一季度經濟增長壓力較大的前提下,提早發力有利于提早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