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是本世紀初開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政策的重點發展區域之一,重要的戰略區位、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政策的大力支持決定了西南地區的未來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西南地區GDP增速高于全國,川渝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在西南地區經濟體量最大,成為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強驅動力。2020年,西南地區的GDP總量為11.8萬億元,占全國GDP總量的11.6%,其中、川渝GDP占西南地區GDP總量的62%。第一產業GDP占比11.6%;第二產業GDP占比36.4%;第三產業GDP占比52.1%。根據五省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西南地區的GDP總量已達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8%,高于全國GDP增速8.1%。
西南地區擁有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中型上市公司占比超三成。截至2021年12月31日,西南地區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共306家,占全國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6.7%;總市值為9.1萬億元,占全國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9.2%。按市值區間分類,①特大型公司(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共10家,數量占比3.3%;②大型公司(市值在500億元~1000億元)共15家(4.9%);③中型公司(市值在100億元~500億元之間)共95家(31.1%);④中小型公司(市值在50億元~100億元之間)共84家(27.5%);⑤小型公司(市值在50億元以下)共102家(33.3%)。市值100億以下的公司合計106家,數量占比60.8%。
西南地區已擺脫了“煙酒財政”,產業結構正趨向多元化,公司科技含量在穩步提升。上市公司數量前三的申萬三級行業為:化學制劑(46家),基礎化工(26),公用事業、國防軍工、機械設備和有色金屬四個行業均為18家。
四個省市的上市公司利稅占當地財政收入比例皆超過三成,上市公司對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非常明顯。2020年,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和西藏自治區的上市公司利稅占當地財政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43%、37%、7%和45%。僅貴州茅臺的利稅就高達911億元,占貴州財政收入的30%。
西南地區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資的規模仍然偏低,未來提升的空間很大。2021年西南地區IPO數量24家,實際募資264億元,僅占滬深A股IPO募資總額的5.0%;同期,西南地區再融資金額722.5億元,占滬深A股再融資總額的4.8%。
綜上,發展上市公司就是發展地方經濟。發揮好中大型上市公司的引領作用,抓好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轉型升級,這是西南地區十四五期間實現跨越式增長應該抓好的最關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