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1年期LPR下調10BP至3.7%,5年期LPR下調5BP至4.6%。這是自2020年4月以來,5年期LPR的首次下調。分析人士普遍表示,LPR下調基本符合預期,重在激發實體需求,但不意味房地產定位發生改變。基于目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變化,預期后續政策寬松還有發力空間。
“近期MLF利率的下調,及央行新聞發布會透露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金融部門要主動作為、發力靠前。MLF利率下調10BP之后,1年期LPR等幅下調也在市場預期之內,5年期LPR減幅下調也基本符合此前市場的預期。”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指出。
政策寬松周期已然來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從內部形勢來看,當前國內經濟面臨“三重壓力”,2021年四季度GDP及投資、消費數據顯示經濟基本面承壓、供需兩端偏弱,同時信貸數據顯示企業和居民部門融資需求疲軟,此時正有放松政策的需求和必要;從外部環境來看,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的節奏存在不確定性,考慮屆時可能造成的影響,我國需要抓緊在一季度進行政策調整。
唐建偉認為,前期市場對于政策寬松醞釀已有所預計,此前MLF和逆回購政策利率果斷調降,央行新聞發布會上的積極表態也已經明確釋放信號。此次1年期和5年期LPR同時下調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實體經濟融資意愿,為穩經濟提供支撐。
實際上,雖然LPR“雙降”,但“寬中有穩”也顯示了政策仍有克制。1年期LPR下調10BP,與MLF操作利率調降幅度相同,疊加上個月調降的5BP,相當于累計下調了15BP,而5年期LPR僅下行了5BP。5年期LPR下調對于穩定購房者信心、減少房地產市場觀望情緒有積極作用,但沒有隨著MLF利率同步調降相同幅度,也表現出政策的相對克制,確保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
在趙偉看來,5年期LPR是中長期貸款定價的錨,不只是個人住房貸款,還有制造業、基建、服務業等中長期貸款。地產銷售或一定程度受到5年期LPR下調的提振,但在房價預期、居民收入等約束下,后續情況仍需緊密跟蹤。
穩增長貨幣先行,政策加碼需要“組合拳”。趙偉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的新一輪寬松周期,降準降息均已落地,但需求收縮下,貨幣或仍有進一步寬松可能,后續寬松節奏和力度或取決于穩增長落地的效果。同時,央行或繼續運用再貸款、直達工具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重點支持。
唐建偉預計,寬信用將更加積極,將通過信貸積極投放,為實體經濟增長提供充足彈藥;同時通過貸款利率調降,促進供需兩端融資需求恢復。在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要求下,預計更多地區房貸利率將出現回調,房貸投放量也有望逐漸增加,以滿足剛性購房需求合理釋放;此外,央行仍可能靈活適度利用降準、降息等操作加強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后續是否繼續降息,將視本次降息后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經濟金融數據的表現而言,若寬信用及市場表現不及預期,不排除政策利率再次調低的可能,5年期LPR也還有調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