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外商投資項目管理服務便利度與透明度,上海市人民政府今日出臺《上海市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外商企業預留適應調整期,《辦法》正式施行時間定為2022年3月1日。
“《辦法》的出臺是上海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促進項目投資的又一舉措。”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彭一浩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未來將積極支持外商擴大鼓勵類項目投資,落實好鼓勵類外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等優惠政策,促進外商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
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市實到外資金額達225.51億美元,同比增長11.5%,再創歷史新高;新設外資企業6708家,同比增長16.6%。具體來看,商務服務業與高技術服務業引領外資使用增長,以投資性公司、地區總部、股權投資項目為主的商務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6.04億美元,同比增長38%;以信息服務、研發和技術服務為主的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1%。
按照外商投資新規定,《辦法》首先將項目核準和備案范圍明確為“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在本市新建或者并購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且對于核準和備案管理方式和權限等也作出明確規定。
其次,《辦法》大幅簡化核準材料,全面實施告知性備案。對于核準項目,《辦法》取消了企業財務報表、資金信用證明、國有資產出資確認文件等附件材料,并且明確通過“一網通辦”平臺能夠實現數據互認共享的文件,不得要求項目單位重復提供;對于備案項目,《辦法》明確項目單位通過在線平臺將全部備案信息告知項目備案機關,即完成備案,項目單位可在線自行打印備案證明。
為突出高效協同管理,《辦法》還要求項目核準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予以核準的決定,且統一使用在線平臺生成的項目全生命周期唯一項目代碼,辦理手續、歸集信息和共享數據。
日本明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松井坦言,在《辦法》出臺前,辦理項目的準備過程可能需要查閱10余份政策文件,工作量大且辦理流程不夠明晰,如今出臺這樣一份將所有相關政策包含在內的辦事指南,有助于外商企業快速了解政策及辦理流程,大大減輕了項目申報的工作負擔。
“未來繼續做好外資制造業項目服務保障,爭取更多外資產業新項目來滬投資,爭取更多在滬外企加大投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平表示,將積極吸引外資布局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賽道,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手機等終端帶動領域。
對于如何更好地促進與保護外商投資,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諸旖介紹稱,未來將主動對接RCEP等自由貿易協定,推進落實國家最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并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遠程推介、視頻會議、網上洽談、“云簽約”等在線招商,繼續辦好城市推介大會、外資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等各類投資促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