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6月17日電(翟卓 韓婕)人民銀行17日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因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及7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全口徑計算,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700億元。
17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和7天期品種續跌,可以跨月的14天期品種走高。具體來看,隔夜Shibor跌13BP至1.8760%,7天Shibor跌1.9BP至2.1790%,14天品種漲2.7BP至2.2480%。彭博援引交易員稱,17日資金整體寬松,隔夜充裕,機構已經提前開始準備跨半年資金,14天品種需求旺盛。
自3月以來,央行逆回購操作量已連續第76次穩定在100億元,疊加15日等量平價續作2000億元到期MLF資金,再度體現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保持定力”。
但業內人士也提醒道,18日為繳稅日,疊加“618”后支付機構備付金暫時性凍結,若后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規模仍保持100億元“慣例”不變,短期內資金面或有所承壓。在月末財政支出資金到位之前,需警惕利率波動放大風險。
宏觀消息面上,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5月經濟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4%,均較前值繼續回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比4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
江海證券屈慶表示,總體來看5月經濟數據略低于預期,但數據公布后債市利率反而上行。原因或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市場擔心基本面回落風險加大后財政托底意愿加強,地方債加速發行對利率債供求和資金面會產生不利影響。二是市場擔憂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發表鷹派言論。
但整體來看,核心問題仍在于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態度,資金利率中樞回歸政策利率附近后,流動性還會大幅收緊嗎?對此屈慶認為,從近期央行表態來看,資金面短期內進一步大幅收緊的可能性較小。
而北京時間17日凌晨2點,美聯儲也公布了FOMC貨幣政策會議決議,維持基準利率和購債計劃不變,上調IOER和隔夜逆回購利率。鮑威爾承認,“通脹最終可能比美聯儲預期得更高、更持久”,如果通脹持續高位運行,美聯儲準備動用工具。業內人士表示,雖本次會議未釋放任何實質收緊的信號,但在表述上偏向鷹派,加息預期明顯前移,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路徑可能加快。
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看,分析認為,當前我國不存在全面高通脹的基礎,通脹也并非當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關注的主要矛盾,未來我國貨幣政策仍將保持以穩為主。
日前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再次強調,“考慮到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在潛在產出水平附近,物價走勢整體可控,貨幣政策要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利率方面,中信證券明明預計,國內利率水平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仍相對較低,總體保持在適宜的水平,短期內我國政策利率將大概率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