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倫敦6月16日電(記者 楊海若)英國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較4月的1.5%大幅上漲,也高于市場預期的1.8%。
鑒于英國5月CPI兩年來首次超過英國央行制定的2%的目標,市場分析認為,通脹上升會提高英國央行最早在明年上半年加息的可能性。
通脹壓力進一步上升
隨著英國經濟逐漸解封,英國通脹水平在幾個月內急劇上升。英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經濟學家格蘭特·菲茨納表示,英國5月CPI大幅上漲的原因,是汽車燃料價格在去年同期下降而在今年上漲,此外今年的服裝折扣比往年少也助推了通脹水平。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英國汽車燃料的12個月通貨膨脹率已達到17.9%,為2017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去年5月英國處于首次全國封鎖狀態,燃料價格受到需求減少的影響,為四年多來的最低價格。
當天發布的數據還顯示,英國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出廠價格指數上漲4.6%,較前一月的4.0%再次上漲;而入廠的原材料價格指數更是上漲10.7%,比前一月的10%再次上升,為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交通和金屬價格是導致PPI上漲的主要原因。
英國商會經濟研究負責人蘇倫·蒂魯表示,PPI的上漲表示英國供應鏈的通脹壓力也在上升,未來通脹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英國智庫凱投宏觀也表示,PPI的大幅上升表明2021年的通脹率將上漲得更快,預計英國CPI將在11月達到2.9%的峰值,高于之前預測的2.6%。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保羅·戴爾斯說,隨著經濟重新開放的影響減弱,價格上漲可能會回落,但速度可能不如預期的那么快。他說:“我們對通脹明年大部分時間將低于2%的信心越來越小”。
加息可能提前
市場分析認為,油價上漲、全球經濟重新開放帶來的供應鏈錯位以及與歐盟的邊境摩擦帶來的通脹壓力使英國通脹率在短期大幅上漲。但對于未來通脹上升的趨勢是否會持續,經濟學家們仍持不同態度。
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霍爾丹一直對英國的通脹水平表示憂慮。霍爾丹說,英國正處于一個“危險時刻”,“價格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將導致出現物價和工資出現螺旋式上升。
但英國大部分經濟學家仍對通脹前景比較謹慎。德勤首席經濟學家伊恩·斯圖爾特表示,英國央行與美聯儲及歐洲央行一樣,認為供應瓶頸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會持續,明年通脹將有所緩解。
斯圖爾特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價格上漲是否會推動工資上漲,造成工資和物價螺旋上升。但鑒于目前英國有300多萬人處于休假和失業狀態,出現該情況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畢馬威英國首席經濟學家雅耶爾·賽爾菲指出,未來通脹的不確定性更大,如果員工短缺持續存在,通脹可能會更高,引發工資上漲,而成本上漲將繼續轉嫁給消費者。但是隨著明年物價壓力有望緩解,通脹將穩定在2%左右,英國央行很可能在2023年之前不會加息。
而荷蘭國際銀行經濟學家詹姆斯·史密斯表示,更快速的經濟復蘇可能會使加息在2022年上半年實現。而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上個月表示,如果物價漲幅似乎持續超過2%,他將毫不猶豫地收緊貨幣政策,例如將利率從目前的 0.1%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