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在互知互信
來源:新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如果說習近平主席不久前在訪問中亞四國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期間的講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愿景,那么正在此間舉行的歐亞經濟論壇則為此搭建一個謀求互…
如果說習近平主席不久前在訪問中亞四國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期間的講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愿景,那么正在此間舉行的歐亞經濟論壇則為此搭建一個謀求互知互信的平臺。
2013歐亞經濟論壇26日在十三朝古都西安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來自全球的近2000名嘉賓齊聚西安,圍繞金融、能源、科技、文化、旅游等議題進行討論。
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廣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不能定目標,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強交流,加強了解,只有互知才能互信,只有互信才能共同發展。
作為本次論壇的東道主,西安市把論壇的主題確定為“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繁榮”。3天會期、8個平行分會、150余場活動,為與會的政、商、學界代表提供全面交流的平臺。
在26日下午舉行的經濟與成長分會上,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趨勢與事務部主任藤田正孝指出,全球直接投資總量是在減少的,而亞洲地區卻在增加,但歐亞之間直接投資與其經貿往來并不匹配,兩地之間的直接投資潛力巨大。
和經濟與成長分會同時進行的還有金融合作分會、能源分會、文化分會、教育與人才分會、科技分會、旅游合作分會、生態安全分會。向民生領域傾斜、注重人文交流成為本次論壇的鮮明特色。
會場外,來自牛津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的工程師王陽,正在推銷他們公司的低維納米材料制造工藝。問及他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印象,他表示,了解不是很多,來這里展銷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用戶。
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中亞問題研究專家孫壯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路,而且是一條文化之路、和平之路,只有我們先加強交流、拉近距離、消除疑慮,最終才能讓經濟的共同發展水到渠成。
前來參加論壇的亞美尼亞久姆里市市長也表示,久姆里市與西安是兄弟一樣的城市,我們期待定期的交流合作,包括經貿的、文化的、還有體育的。
孫壯志說,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們不僅需要像歐亞經濟論壇這樣的交流平臺,更需要來自民間的自發的交流與合作。只有這樣,絲綢之路才能“商旅不絕,前后相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