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雙殺”風聲鶴唳:亞太又聞危機氣息?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聯儲“退出QE”的預期持續發酵,加上近來新興市場“失血”不斷加重,易受資本流動影響,亞太地區一些國家貨幣匯率和股市雙雙跳水,MSCI亞太指數已連續四日下跌。昨日,印尼雅加達指數延續周…
美聯儲“退出QE”的預期持續發酵,加上近來新興市場“失血”不斷加重,易受資本流動影響,亞太地區一些國家貨幣匯率和股市雙雙跳水,MSCI亞太指數已連續四日下跌。
昨日,印尼雅加達指數延續周一的暴跌態勢,一度下跌5.51%至4075.66點,領跌亞太資本市場。而其他亞太市場的表現同樣令人咋舌:日經225指數重挫2.63%;泰國股市下跌1.98%;韓國綜合指數跌1.55%;澳大利亞ASX200指數跌0.7%。
這種“股匯雙殺”的局面讓人聞到了“危機前兆”的氣息,難道金融危機將再次逼近亞太市場?
印尼“股匯雙殺”
雖然美聯儲將在9月縮減量化寬松規模的風聲已經“鶴唳”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在北京時間周三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會議紀要的敏感時期,多數投資者仍然選擇了“寧可信其有”。20日,印尼和印度股市領跌亞太市場,股價直線下跌。
因印尼經常賬戶赤字規模創紀錄令印尼盾貶值至2009年的最低價位,印尼股市本季度跌勢“稱冠全球”,股指兩日內已縮水10%,也悉數吞沒了其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市場平均市盈率降至僅13倍,為近6月以來的新低。
上周五,印尼央行披露的二季度進場賬戶赤字顯示,由于進口的增加以及出口收益的下降,今年國內二季度經常賬戶赤字已超過預期89億美元。目前,印尼赤字數額已達到其GDP的4.4%,這已經是上一次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赤字了。
此外,由于對美聯儲收縮資產購買規模的擔憂,印尼資產將會遭進一步拋售。
實際上,今年以來印尼金融市場已經歷一系列拋售。周一印尼股市和印尼盾的大跌也在提醒投資者該國仍暴露在資本外流風險之下。據統計,外國投資者持有270億美元的印尼政府本幣公債,相當于其總量的1/3,為東南亞地區外國持債比重最高的國家。
上周早些時候,印尼央行表示其拋售美元企圖以支持印尼盾,但仍然無法阻擋印尼盾的下跌趨勢,美元兌印尼盾連續創四年新高。
資金逃離泰國股市
而泰國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委員會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泰國二季度GDP增長僅2.8%,低于預期的3.3%。受此影響,泰國股市于周一、周二連續兩日大跌,跌幅分別為3.27%和1.98%。其中周一海外投資者凈賣出泰國股票1.15億美元,為近六周內的最大單日資金流出量。
此外,泰國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委員會還決定向下修訂2013年全年GDP增長的預估值,從此前預測的4.2%~5.2%,調降至3.8%~4.3%;全年出口預計僅增長5%。由于泰國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長率只有1%,目前看來完成這一目標很有難度。
“由于國內消費和出口的持續疲弱,三季度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放緩。萎靡的經濟數據很難讓人看好下半年的泰國股市。”BBL資產管理公司CEOVoravanTarapoom說。
印度政府護盤“食言”
近來印度股市也非常不給力,連印度政府都看不下去了。
“政府可能會延遲對國有銀行的救助,暫時不會通過購買這些銀行的股票向其注入資本,政府也不想損失錢。”財政部的銀行秘書RajivTakru表示。
印度政府不在此時“撿便宜”似乎釋放出了“股市還會進一步下跌”的信號。
受累于高通脹、高經常賬戶赤字和觸及四年低位的印度盧比,印度SENSEX指數已經延續了4天的跌勢,累計跌幅達4.88%。過去三個月,海外投資者已經拋售了價值116億美元的印度債券和股票。
“在金融層面,印度十分依賴于其他國家,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政策靈活性和經濟增長將受到影響,一旦市場有波動,赤字國的資產就會面臨被拋售的風險,就亞洲而言,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就很容易遭到沖擊。”標普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龔華德(PaulGruenwald)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吉隆坡聯昌國際銀行(CIMBInvestmentBank)分析師MichelleChia分析認為:“目前的市場情緒有一點‘金融危機前兆’的意味。主要歸因于匯率、外匯儲備以及通脹等經濟敏感變量的再調整過程。所以我認為,隨著美聯儲逐步縮減QE臨近,市場將有進一步下滑的空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新興市場患上“退出病”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