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金融“短板” 山東金改方案出臺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被稱為“山東金改22條”的《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日前正式出臺。參加《意見》起草和討論的企業人士評價,山東金改實質性內容不少,絲毫不亞于溫…
被稱為“山東金改22條”的《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日前正式出臺。參加《意見》起草和討論的企業人士評價,山東金改實質性內容不少,絲毫不亞于溫州金改。《意見》描繪了山東建設金融大省乃至金融強省的路徑圖和時間表,將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山東金融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意見》指出,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初步建成與山東實體經濟相適應、市場化水平較高的現代金融體系。其背后的潛臺詞是,山東金融業與山東實體經濟發展在全國的位次很不相稱。如2012年,山東省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同期,廣東省金融業增加值已占GDP比重為6.5%,百分數僅相差2.5,而絕對值相差近千億元。
此次出臺的《意見》,把山東發展金融業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給出了具體目標:到2017年年底,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以上,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2%以上,社會融資結構明顯改善,金融開放水平明顯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加強。
“《意見》很接地氣,號準了山東的脈搏。”山東省金融辦主任李永健說,金改就是要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山東提出了很多針對性強的措施,從中不難看出山東解決金融“短板”的決心。
《意見》明確,山東支持和推動金融市場創新發展。山東穩步推進多種形式的社會融資,加快發展直接融資,2017年年底直接融資比重提高到20%以上;發展股權交易市場,把股權交易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各類要素交易平臺;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拓寬保險(行情專區)服務領域等。對于發展和規范各類地方金融組織,《意見》指出,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金融中介服務,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
做好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金融服務,也被看作是《意見》接地氣的表現。如深入推進縣域金融創新發展試點工作;加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金融服務;不斷提升對重點行業和地區的金融服務能力等。
此外,《意見》指出,依托濟南省會城市地位和金融資源優勢,加快引進和培育金融機構和中介服務機構。著力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全方位打造區域性的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機構中心、資金結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努力將濟南建設成為立足山東、輻射周邊省份、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金融中心。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西部地區將獲得更多差異化政策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