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寬松貨幣政策或將延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證券導刊報的,美國在為期兩天的政策制定會議閉幕以后,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了貨幣政策聲明。在此次會議上,FOMC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不變,這符合市場廣泛預期;同時FOMC還決定…
據證券導刊報的,美國在為期兩天的政策制定會議閉幕以后,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了貨幣政策聲明。在此次會議上,FOMC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不變,這符合市場廣泛預期;同時FOMC還決定維持資產購買計劃的規模不變,并表示將在就業市場或通脹前景發生變化時提高或降低資產購買計劃的步速,以維持合適的政策融通性。
1、美聯儲縮減QE規模并不代表緊縮周期的開始
為期兩天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于7月31日結束。根據議息會議會后聲明,美聯儲貨幣政策維持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區間不變。聲明原文為“在失業率高于6.5%,未來1-2年通脹預期不超過2.5%,長期通脹預期穩定在接近但不超過2.0%水平條件下,維持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是恰當的”。此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維持每月850億美元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量化寬松政策不變,聲明原文為“FOMC今天決定繼續以每個月400億美元的速度購買更多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并以每個月450億美元的速度購買長期美國國債”。此外,委員會計劃將把來自于所持機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的本金付款再投資到機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中去,并維持現有政策,即在國債標售交易中展期即將到期的美國國債。
由于美聯儲維持貨幣政策不變是市場的普遍預期,我們認為值得重點關注的是美聯儲議息紀要和之前議息紀要的不同點。本次議息紀要顯示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速從溫和增長(moderate)略微下降至緩慢增長(modest);按揭利率有所上升;經濟增長將從最近的增速中加快,并提及了通脹水平持續低于2%的目標可能帶來風險。
我們對此的解讀是:1、雖然“溫和”增長增速略微高于“緩慢”增長,但差異很小,不能簡單解讀為美聯儲將延后退出QE的時間點;2、美聯儲官員表示美國未來經濟增長將加快,說明美聯儲對經濟增長抱有樂觀態度。就業市場的變動仍然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考慮的主要因素;3、美聯儲注意到了按揭利率的上行,以30年的固定按揭利率來看,5月1號在前期低點的時候只是在3.4%左右。而截至到7月31日已經上升到了4.39%。上升幅度達到29%。我們認為從現在的房地產(行情專區)市場來看,復蘇速度還沒有被利率上行所抑制,但是如果利率上行明顯開始制約經濟復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一定會提供新的支持;4、保持物價穩定是美聯儲雙重貨幣政策任務之一,在美國通脹水平過低的情況下,預計美聯儲將繼續保持低利率,推后加息時間。
根據美聯儲官員的預測,失業率要到2014年底方能降至6.5%的水平,不過,由于失業率降至6.5%并不是加息的觸發因素以及美聯儲有可能下調失業率6.5%的門檻,仍然維持美聯儲升息的時點最早將出現在2015年的判斷。
由于資產負債計劃退出的復雜性,美聯儲官員無法像量化升息時點一樣,給予一個或一系列經濟指標指引資產負債計劃退出的觸發時點。但是基于就業市場的相關指標對于經濟復蘇可持續性的重要指引性作用,我們認為就業指標的持續好轉將促使美聯儲作出調整資產購買計劃的決定。
失業率降至7%和月新增就業人數連續維持在20萬人以上,將是就業市場明顯好轉的信號。其他可以注意的經濟指標,包括,每周新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雇傭與離職率,消費支出年化增長,小企業信心指數以及就業參與率的變動趨勢。
此外,注意關鍵美聯儲官員的講話。講演內容若偏向于經濟復蘇基礎已經穩固,對于未來經濟發展信心明顯增強,也是美聯儲將從超寬松貨幣政策中退出的重要信號。
在財政政策總體趨緊,歐元區債務問題時不時增加全球金融系統壓力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美聯儲退出資產購買計劃的決定一定相對謹慎,資產購買計劃將在經濟實現可持續性增長,從而促進就業市場復蘇后退出的可能性較高。貨幣政策將全力為美國經濟復蘇保駕護航。
2、就業市場逐漸好轉趨勢未改
近期美國就業數據顯示就業市場逐漸復蘇,7月份ADP數據顯示美國新增就業20萬人,超過市場的普遍預期的18萬人,此外,6月的新增就業人數從18.8萬人被上調至19.8萬人,都釋放了就業市場好轉的積極信號。
不過,市場重點關注的7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差于預期,月新增就業人數為16.2萬人,低于市場預期的18.5萬人。此外,5月和6月非農月新增就業人數有所下修,分別從19.5萬人下修至17.6萬人,及從19.5萬人到18.8萬人,共計下修2.6萬人。不過,即使數據出現下調,近6個月的平均月新增就業人數仍保持在20萬人,近3個月及12個月美國非農就業平均每月增長分別為17.5萬人及18.9萬人,總體上仍支持美聯儲將于9月份議息會議縮減資產購買計劃的判斷。
需要注意的是2月份的月新增就業人數為33.2萬人,8月份的月新增人數如果大幅低于20萬人,而且6月份和7月份遭到下修,美聯儲或會推遲縮減QE的規模。仍然維持美聯儲貨幣政策將根據經濟數據相機抉擇雙向變動的判斷,同時就業市場的變動仍然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考慮的主要因素。
3、預計美聯儲升息最早時點在2015年
美國二季度GDP初值明顯好于市場預期,消費和投資增長的積極作用抵消了政府縮減開支、增稅及全球經濟疲弱對于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過消費增速較一季度有所下滑。消費貢獻了1.2個百分點,商業投資貢獻了0.6個百分點。
需要注意美國一季度GDP增速被下調,從1.8%下修至1.1%。總體美國經濟增速溫和,符合預期。政府支出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在二季度有所減弱。受庫存周期和消費季節性影響,我們預計美國三、四季度GDP增速將逐漸回升,維持全年經濟增長2.0%的判斷。
注意到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多數好于預期,整體經濟健康程度以及抵抗風險能力均逐漸增強。現階段,國內財政整固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及上行的市場利率是最主要的下行風險。
在就業市場復蘇趨勢得到確定的情況下,美聯儲于9月份開始調整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將是大概率事件。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加息是最后的選擇。我們依然維持美聯儲升息最早時點在2015年左右的判斷。
4、美聯儲主席繼任者撲朔迷離候選人多持鴿派觀點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于明年1月31日屆滿。根據伯南克和奧巴馬的講話,伯南克將不會尋求繼任。由于美聯儲主席的態度或對美國貨幣政策走向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伯南克屆滿后,誰將擔任美聯儲主席引發市場熱議。
現在市場上認為接替伯南克可能性較高的美聯儲主席候選人包括現任美聯儲副主席耶倫,前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前美國財長蓋特納以及前美聯儲副主席科恩。
我們認為理清主要候選人對于貨幣政策態度將有助于判斷美聯儲未來收縮貨幣政策的力度。
現階段,市場認為最有可能的繼任者為耶倫。耶倫的言論一直較伯南克更為鴿派,支持將利率目標與經濟目標掛鉤,力主用貨幣政策來降低失業率并支持維持利率在超低水平。耶倫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是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名譽教授。此外,還擁有豐富的美聯儲工作經驗,耶倫曾于1994年至1997年任職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委員,1997年至1999任職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2004年6月14日,成為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行情專區)行長,于2009年輪任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委員。2010年10月4日,珍妮特·耶倫就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副主席。
薩默斯和耶倫一樣,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28歲成為了哈佛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職業生涯曾任哈佛大學校長、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克林頓時期的前財長、奧巴馬第一任期內負責協調經濟政策制定的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基于薩默斯的經歷和講話,他主張政府干預,例如加速通過大規模刺激景氣方案降低高失業率等,他不支持加稅及財政削減開支計劃。在對貨幣政策態度上,薩默斯對于大量QE所帶來的好處持有懷疑的態度,不過,他同時也相信QE并沒有帶來負面影響。
蓋特納在2008-2009年主導救市計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蓋特納本人對繼任美聯儲主席似乎缺乏興趣。
科恩是前任美聯儲副主席,他的學術背景不如耶倫及薩默斯深厚,但是擁有40年的聯儲工作經驗,1987年至2001年間,科恩擔任貨幣事務部門主管,協助格林斯潘處理1987年的股市崩盤事件。2002年8月,Kohn擔任美聯儲理事。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Kohn擔任美聯儲副主席。離開美聯儲后,科恩開始從事金融穩定相關的工作,現在是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并在英國央行金融政策委員會及美國財政部金融研究咨詢委員會任職。科恩持有溫和鴿派的觀點,主張在評估貨幣政策所帶來的益處和政策執行成本后,再作出貨幣政策走向的決定。
基于近期信息收集,三分之一參議院民主黨人支持耶倫繼任,然而白宮似乎更傾向于選擇薩默斯。此外,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斯珀林提及實際候選人范圍大于市場公開討論的名單。根據我們對最有可能繼任美聯儲主席候選人的分析,四個候選人都不同程度參與了寬松貨幣政策的執行。基于鴿派程度分析,候選人鴿派程度由高到低分別為耶倫,薩默斯,蓋特納及科恩。
白宮一名高級官員近期表示總統奧巴馬在今年秋季提名新一任美聯儲主席仍需時間。白宮決定不急于做出提名,現階段,仍在對不同的候選人進行權衡。繼任者必須得到參議院的批準。從參議院的角度看,耶倫及科恩獲得通過的可能性高于薩默斯。總體上,最有可能的四名候選人無論誰當選,都不會大幅扭轉美聯儲寬松的貨幣政策,預計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得到延續。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美國夢”過時了嗎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