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央行首啟SLO抒困流動性 資金利率仍走高
來源: 騰訊財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天(6月7日),供需失衡推升資金利率進一步走高,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最高成交利率達到15%,與貨幣市場回購的歷史紀律持平。繼昨日流動性驟緊之后,資金面狀況仍未見好轉。在市場機構資金…
今天(6月7日),供需失衡推升資金利率進一步走高,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最高成交利率達到15%,與貨幣市場回購的歷史紀律持平。繼昨日流動性驟緊之后,資金面狀況仍未見好轉。
在市場機構資金鏈斷裂、被迫違約的傳言塵囂甚上之時,出于對后期流動性的謹慎和對風險的規避,多數機構加入了不融出甚至恐慌性借錢的大軍。
午后,市場上似乎傳來了少有的好消息,有傳言稱央行今日動用了SLO工具向銀行輸送了流動性。不過未能獲得證實。
神出鬼沒的SLO
多家銀行的交易員表示聽說了央行進行SLO的傳言,有具化到“規模1500億元”的,有表示“可能不止”,但均未確認。“聽說是有機構拿到了SLO資金,”某大行資金部交易員稱,“但整個市場到底放了多少,很難知道。”
SLO全稱為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LiquidityOperations),由中國央行今年1月推出,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使用。SLO以7天期以內短期回購為主,采用市場化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操作。
不過,自1月18日正式推出以來,SLO工具未被正式啟用過。央行此前在公告中表示,將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綜合考慮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狀況、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等多種因素,靈活決定該工具的操作時機、操作規模及期限品種等。
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昨日資金面意外趨緊,也許就是央行進行SLO的恰當時機。“如果最需要SLO的時候它不在,以后也不必在了。”一位市場人士直言。
與定期披露的公開市場操作相比,SLO工具更加神秘。參與機構僅有12家銀行,具體為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以及國開行、招商、中信、光大、浦發、興業和民生銀行,遠少于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49家;而操作結果在之后一個月才會通過央行的《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對外披露。僅憑傳言,仍然難以對央行是否進行了SLO蓋棺定論。
一位券商債券分析師謹慎地表示,“這個消息不能排除是央行預期管理的一部分。”
而市場心理仍趨于悲觀。“就算有SLO,預計利率可能也只下來一點,不會下得很快,”華東某銀行交易員表示,“6月流動性是不會好了。”
資金面未見顯著好轉
無論傳言是否為真,市場都還沒有盼到流動性好轉的顯著跡象,拆借、回購交易仍然延續昨日的一片狼藉。
周五隔夜SHIBOR利率上漲231.2個基點至8.2940%,質押式回購隔夜加權平均利率報8.6780%,上漲253.1個基點,雙雙處于歷史高點,其中隔夜回購最高成交利率利率達15%,持平于貨幣市場紀錄。7天、14天和28天回購及SHIBOR利率亦創近16個月以來新高。
上海清算所發布的估值資訊指出,近5個月以來維持在3.9%附近的3個月Shibor利率亦發生近70bp的大幅跳升,顯示資金緊張程度正在從短期向中短期蔓延。
“已經不問價錢了,能借錢的機構就是好人。”有交易員發微博吐槽。
昨日的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似乎成為壓垮市場流動性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利率快速上漲的情勢下,許多機構也開始調整策略,多數商業銀行加入只借不出的行列,周五的資金供需進一步惡化。
華北某券商債券分析師認為,這一方面是由于周五仍然沒有明確的利好因素,另一方面周四的極端狀況也進一步惡化了市場預期。
“昨天開始傳出違約透支的消息,不排除一些機構為了避免違約或者被違約的風險,或是早早的考慮到資金需求,開始恐慌性地借錢。”他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資金危機可能不僅僅是資金交易員的危機。周四招標發行的農業發展銀行金融債已經收到了波及,投標倍數僅0.576倍。昨日以來,利率債、信用債現券由于買需低靡收益率整體大幅攀升,短端尤其顯著。
“相信央行不會讓這樣流動性幾乎癱瘓的局面持續很久,”華北一家銀行資金處人士稱,“不然對債券一級市場的融資功能、市場效率的影響太大。”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確定五大重點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