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內部對復蘇存分歧 何時收縮QE仍是懸念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聯儲(FED)何時開始退出量化寬松(QE)已經成為全球市場走向的主導因素之一。在經歷了北京時間周三晚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國會證詞帶來的“過山車”后,驚魂未定的市場投資者試圖在周四凌晨2點公…
美聯儲(FED)何時開始退出量化寬松(QE)已經成為全球市場走向的主導因素之一。
在經歷了北京時間周三晚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國會證詞帶來的“過山車”后,驚魂未定的市場投資者試圖在周四凌晨2點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4月30日至5月1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繼續尋找有關美聯儲退出QE的蛛絲馬跡。
紀要顯示,“一些”(some)委員表示,“最早可能在6月就開始縮減QE規模”,美聯儲原先制定的退出原則“仍然有效”。但“很多”(many)委員表示,在縮減QE規模之前,經濟必須表現出更多進展。
盡管伯南克說可能在“未來幾次會議上”開始縮減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但FOMC內部對何時開始縮減仍然存在巨大分歧。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有不確定性。
何時收縮仍取決于未來經濟
北京時間周三晚間,當伯南克開始宣讀預先準備的證詞時,市場受到“鴿派”言論鼓舞,美股上漲,美債收益率走低,美元走低,黃金大漲。然而就在回答議員問題的環節,伯南克突然“變臉”,稱“美聯儲可能在未來幾次會議上縮減QE”,市場頓時一片驚慌失措:標普500指數迅速下挫,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走高,黃金回吐所有漲幅并且進一步下跌,美元迅速拉高。
“鴿派”伯南克與“鷹派”伯南克為何同時出現?困惑中的市場投資者迫不及待地讀起最新FOMC會議紀要。
紀要顯示,“多位”(anumberof)與會者表達了最早在6月會議上就開始逐步收縮購債規模的意愿,前提是屆時經濟數據能夠證明經濟已足夠強勁,可實現持續增長。但官員們對于什么樣的數據證據才算是必要的仍然存在分歧,對到時能否得出經濟強勁的結論也看法不一。
“數位”(several)與會人士指出,近期耐用消費品和房地產(行情專區)部門等對利率敏感的行業正出現改善,這是債券購買計劃已對經濟產生正面影響的證據。
不過,“幾次會議之間公布的經濟數據喜憂參半,這表明了對于經濟復蘇重走近幾年老路的擔憂,即在年初強勁開場后又放緩。官員們對于這種現象的看法不盡相同,有些官員更看重經濟的潛在動能,認為國內私人部門的最終需求正在上升,另一些官員則強調了美國經濟仍然面臨的財政壓力或是其他不利因素。”
這意味著,美聯儲仍然在衡量QE政策的成本和收益。至少到目前為止,官員們認為債券購買計劃仍對經濟有益。官員們之所以對下一步貨幣政策舉棋不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在美國收緊財政政策的背景下,他們難以把握未來數月的經濟形勢。
FOMC在去年9月推出QE3時表示,將在“勞動力市場出現顯著改善”前持續購買資產。去年12月,美聯儲還宣布將基準利率與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掛鉤,在失業率降低至6.5%、通脹率不超過2.5%之前都將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的通脹目標是2%。而美聯儲此前預計低利率將保持到2015年中。
紀要稱,第一季度的名義或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均低于美聯儲的中長期目標2%,但是較低的通脹率部分是因為暫時性的因素引發的;其他的通脹指標包括通脹預期在內仍然穩定。因此與會者普遍認為通脹中期將接近2%的目標,意味著FOMC并不太擔心通脹問題。
美聯儲將在6月18~19日的會議上就是否縮減每月85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計劃進行辯論,但官員們似乎還未就退出時機與方式達成共識。伯南克在國會作證時暗示,他不希望在條件不成熟時收縮政策。
“退出”也可以不賣出資產
美聯儲目前正在評估未來出售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計劃。雖然美聯儲也可能不會這么做,但官員們還會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伯南克周三在國會發表證詞時表示,美聯儲尚未更新退出計劃,但相信可以在不賣出MBS的情況下退出。“沒有必要為尋求退出而賣出資產,可以持有至到期。”
不過仍然有一位與會者認為,鑒于房地產市場持續改善,并為了避免進一步干預信貸在經濟部門間的分配,委員會應該開始抽離MBS市場的資產購買操作,轉向國債市場。
此外,關于金融“泡沫”風險,“一些”成員表示,擔憂美國金融市場環境正在“變得過分活躍”,并指出低信用質量公司新發行的債券或對抵押品和支付條款限制更少的新發行債券不斷增加。一位與會者警告稱,“金融不平衡的出現已經證明是難以被監管者發現和解除的,調整貨幣政策來幫助防范金融穩定的風險將是合適的”。
短期內市場將持續波動
美聯儲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美國股票大漲的主要推手,如今已將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推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一位華爾街投行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盡管伯南克在問答環節的‘鷹派’言論顯得有些無辜,他只是在闡述美聯儲購債計劃的靈活性,但這卻的確確認了市場對于FOMC已經開始討論在未來數月內逐漸縮減QE3規模的猜測,對一些市場投資者來說,這就是美聯儲在不久的將來即將縮減QE3的明確信號。”
高盛預計,今年12月的議息會議和接下來的新聞發布會將是委員會公布QE縮減措施的最可能時機,雖然如果未來幾個月經濟比我們預期更快復蘇,9月公布也有一定可能性。
市場對于收縮QE的不確定性不僅緣于FOMC內部的各種言論分歧,也因為過去數周內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出陰晴不定。事實上,FOMC成員已經承認,他們需要看到更多數據,看到更清晰的美國經濟前景。
不幸的是,沒有人能夠清晰地看到未來。盡管美國經濟基本面已經改善,但全球增長放緩、美國自身的財政政策都在拖累復蘇。因此,經濟數據總是時好時壞,也意味著,近期內美國國債收益率仍將持續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