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復蘇下的A股爭議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經濟的弱復蘇趨勢依然延續,但弱復蘇下的A股市場是否有機會卻是市場的爭議焦點。樂觀者認為,弱復蘇預期落定后,市場仍有眾多結構性機會。悲觀者則認為,經濟增速回落后,市場泥沙俱下,只有…
經濟的弱復蘇趨勢依然延續,但弱復蘇下的A股市場是否有機會卻是市場的爭議焦點。樂觀者認為,弱復蘇預期落定后,市場仍有眾多結構性機會。悲觀者則認為,經濟增速回落后,市場泥沙俱下,只有風險多少,并無太多實質性機會。在基金經理們看來,市場真的會如此演繹么?
經濟復蘇態勢令人憂
包括富國基金在內的機構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的復蘇態勢令人擔憂。一方面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強,另一方面政策容忍度明顯提升,讓人對短期政策不敢寄予過多期望。
機構們認為,從目前4月份PMI的下跌態勢看,經濟走勢壞于市場預期,經濟內升動力疲弱非常明顯。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觀察到,近期官方基調似乎也已出現些許松動,國資委成立保增長小組,發改委放寬城投發債限制,或多或少體現出當局對經濟增長的擔憂,但另一方面,4月25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似乎并未透露出放松的意圖,高層為經濟轉型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超出想象。預計市場在宏觀數據略有好轉前恐難有較好機會。
與之相比,國外的消息則還壞偏差。美國4月PMI預覽值雖然下降至52,但美聯儲維持貨幣政策不變又略好于預期。德國4月份PMI指數下跌至48.8促發了歐央行降息25個基點。這些都是不錯的消息。從總體看,以政策響應度而言,國內外股市依然外熱內冷。
經濟弱復蘇的另類解釋
但不是所有機構都悲觀,相比之下,光大保德信基金等一批機構則對經濟和市場有相對好的預期。
光大保德信基金認為,雖然在PMI數據公布后,市場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經濟比較弱。但如果以去年的經濟和市場表現為參照,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例如,去年5月份開始市場出現持續下跌的前提,是去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的快速下滑,而今年,考慮到基建投資的基數效應,以及房價粘性對地產投資的支撐,今年的經濟增速更可能在一個窄幅區間內波動。
“其實細觀近5個季度的GDP數據,似乎我國的經濟在7至8之間找到了一個均衡平臺,而與此相對應的是3%左右的通脹,我們認為在這么一種情況下,指數不太可能出現大幅波動,因此行業結構性機會就會凸顯!
鑒于類似的經濟盤底,行業分化的特點。光大保德信基金認為有色、煤炭、鋼鐵、工程機械等行業有一定風險。相反地產、家電,以及TMT和醫藥則比較值得關注,不能排除這兩類行業將此消彼長地推動市場前行。
回歸大眾消費品
而天治基金等則持相對折中觀點。他們既承認還有下行壓力,但同時認為,消費品等行業還有投資機會。
這些機構認為,最近披露的經濟數據大都低于預期,PMI指數4月份的數據環比3月下滑是重要指標。雖然PMI仍在50以上,但是相比往年旺季的因素體現的不明顯,顯示了經濟弱復蘇的格局沒有發生變化。尤其是新訂單、購進價格指數等數據也顯示需求不足,難以刺激經濟有較強的回升。
不過,流動性環境整體仍然寬松,3個月SHIBOR仍然較為穩定。由于地產行業的調控效應已經逐步顯現,交易量開始環比變差,新開工等數據也環比變差,所以投資產業鏈短期預計機會仍然不大。消費品需求相對穩定,與之對應的消費電子、大眾消費品、醫藥等行業的公司業績增長較好,所以在目前的環境下,預計仍然可以找到較好的投資機會,但是對于這些行業中估值過高的個股應注意階段性的控制風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暖意漸濃 A股短線或延續強勢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