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反常走弱 經濟增長動力待加強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繼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低于預期后,以小企業為主要調查樣本的匯豐中國PMI指數也較前一個月出現回落。 匯豐銀行2日發布數據稱,4月匯豐PMI終值為50.4%,…
繼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低于預期后,以小企業為主要調查樣本的匯豐中國PMI指數也較前一個月出現回落。
匯豐銀行2日發布數據稱,4月匯豐PMI終值為50.4%,低于上月的51.6%。其中,新出口訂單更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收縮。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4月制造業活動增長放緩印證了中國經濟的弱勢復蘇。初現的通縮壓力表明總體需求偏弱。這樣的局面或促使決策層在未來幾個月內出臺更多政策措施。
2013年1季度,中國GDP同比增7.7%。在2012年4季度企穩回升終結連續7個季度的跌勢后,中國經濟增速再度掉頭下行。
雖然官方強調中國經濟運行依然平穩。但總體上的平穩是幾方面力量升降交織、相互平衡的結果。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分析說,目前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加快,房地產(行情 專區)市場回穩;但另一方面,工業企業去庫存化過程尚未結束、國際市場持續低迷、企業投資趨于謹慎。
近期出爐的系列數據更是清晰地勾勒出中國工業企業面臨壓力、制造業整體走弱的圖景。
一季度,中國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2.4,比企業景氣指數低3.2點。企業家信心指數明顯低于企業景氣指數的情形,顯示企業家信心仍有待恢復。
受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汽車制造業等九個行業的拖累,3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比前兩個月大幅回落11.9個百分點。
而本周先后公布的兩個PMI指數,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制造業的擔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說,從需求面看,新訂單指數、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均在下降;從庫存方面看,產成品庫存和采購量指數也在下降。這些情況表明,訂單水平下降開始使補充庫存轉為去庫存,企業預期在向負面變化。
經濟學家范劍平則注意到了中國制造業的反常態勢。他指出,4月份中國PMI指數較3月回落0.3個百分點。從過去情況看,中國4月份PMI指數會較3月份平均上漲0.8個百分點。
而4月份新訂單指數較3月回落0.6個百分點的表現也弱于“上升1.4個百分點”的“歷史規律”。考慮到一季度中國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幅也出現了大幅下滑,范劍平警示說“制造業有危了”。
對于制造業如何突圍,范劍平表示,在勞動力成本普遍上升的情況下,將產業基地從東部轉到西部已不管用,關鍵要靠技術創新取代低勞動力成本優勢。除了強調轉型重于轉移,范劍平還呼吁官方在服務業上打破壟斷為制造業創造需求。
而從中國經濟整體來看,制造業的困局意味著GDP增速短期仍有繼續下行的可能。張立群指出,未來中國應著力穩定國內需求,提高經濟回穩的可持續性。興業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內需不振是導致問題的主要原因,但他強調,中國不需要再進行額外財政刺激。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降息!歐央行扛不住了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