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市場“六連收”不改貨幣政策中性取向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證券日報報道,央行昨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中標利率為2.75%。結合周二公開市場操作,央行本周共計實現資金凈回籠570億元,較上周的470億元有小幅增加。至此,央行已…
據證券日報報道,央行昨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中標利率為2.75%。結合周二公開市場操作,央行本周共計實現資金凈回籠570億元,較上周的470億元有小幅增加。至此,央行已連續六周通過公開市場回收資金,規模為10680億元,已超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的規模。
與公開市場連續凈回籠資金相比,貨幣市場資金價格卻穩中有降,顯示流動性仍處于相對寬松的狀態。
28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微漲0.90個基點至1.7500,仍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由于清明假期的臨近,7天利率上漲32.80個基點至3.1770,但14天利率卻下跌8.50個基點至3.8490,顯示流動性仍相當充裕;其余利率品種則維持平穩狀態。當日,回購定盤利率的三個品種與Shibor同類品種的走勢如出一轍。
“盡管流動性處于寬松狀態,但央行的操作仍較溫和,目前的資金凈回籠也只是不讓流動性發展到泛濫的程度,這與貨幣政策的中性取向相匹配。”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稱,時值季末,根據當前的流動性狀況并且按照以往的操作來判斷,央行此時應該收緊流動性,但現在隔夜回購利率仍運行在1.7%左右的低位,這說明市場上資金是非常寬裕的,更表明央行的操作手法出現了細微變化。
針對目前的流動性狀況,有部分業界人士認為央票已經具備重啟的條件了。
但上述交易員稱,央票重啟與否,要看兩個因素:一是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是否會持續大幅增長;二是通脹壓力是否會增大。如果外匯占款處于大幅波動狀態或物價水平穩中有降,則央行短期內重啟央票的可能性不大。就目前的形勢看,央行似沒有必要采取更嚴厲措施來調控流動性。
招商銀行劉俊郁認為,央行當前的政策基調是不要讓資金面過寬。由于經濟復蘇的步伐仍存不確定性,未來幾個月的通脹壓力也將有所減緩,央行收緊政策的迫切性有限。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連續持平的正回購利率相對于二級市場相近期限品種缺乏吸引力,限制了銀行的參與熱情,讓正回購操作量難以明顯放大。央行目前的做法是向市場表明,適度合理的流動性才是央行樂于看到的情形。也就是說,央行既不會放任流動性寬松,也不會讓資金面出現緊張情況。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經濟增長基礎不穩 通脹壓力再現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