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中國出口向高端產品轉型 抵消勞動力成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北京時間3月25日晚間消息,不斷攀升的勞動力成本已經開始使得T恤、牛仔褲以及其他一些商品的制造業務遷出中國。對于中國而言,需要通過吸引更多的高端產品來抵消這些業務遷出帶來的負面影響。…
北京時間3月25日晚間消息,不斷攀升的勞動力成本已經開始使得T恤、牛仔褲以及其他一些商品的制造業務遷出中國。對于中國而言,需要通過吸引更多的高端產品來抵消這些業務遷出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于這點,沒有哪個地方能比連接舊金山和奧克蘭的海灣大橋做出更好的詮釋。
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這座大橋每晚都會上演燈光秀,這時,電流便會通過一系列高尖端的電力(行情專區)設備。這些設備正是由距離上海不遠的GaryHua工廠生產的。
這家公司名為英飛特電子公司,成立時間已經有六年,目前的員工人數已經增加至1000人。在2012年,英飛特電子生產了300萬個高效率發光二極管的電源設備。該公司預計,在2013年,其產量將翻番,在其生產的產品中將有超過半數用于出口。
英飛特電子是中國向生產更加高端產品轉型的一個最新事例。對于中國而言,這些更加高端的產品將成為帶動中國出口增長的動力。《華爾街日報》在對中國、歐盟和美國的貿易數據進行分析后表示,中國出口產品的行業已經涉及計算機、汽車(行情專區)零部件、高科技照明和光導手術設備等。
匯豐銀行(行情專區)經濟學家預計,在2012年,中國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額將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9%上升至11%。在千禧年2000年時,這一比值為5%。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中國的出口增長了8%,而全球貿易的增速僅僅只有1.6%。
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高路易表示,自2008年以來,中國在高價值行業,諸如電子和通訊(行情專區)設備生產等行業就業人數實現增長,如今這些行業的就業情況已經超過了紡織、服裝和皮革制造行業的就業。
據了解,高科技產品往往比服裝具有更高的價值和更大的市場。在過去的兩年里,中國對美國的高科技電子產品、汽車配件和光學設備的出口額增長了24%至1290億美元,而服裝和鞋類的出口額增幅僅為5%,為470億美元。美國政府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正是這一原因才使得美國2012年的對華貿易逆差增加了200億美元至3150億美元,創出了新高。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財政部調研地方隱性債務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