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行業補庫存:春天來了?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年初,鋼鐵、電力等周期性相關行業一度出現大幅補庫存的復蘇跡象,制造類實體經濟觸底企穩并反彈如箭在弦。不過,進入一季度尾段,包括PMI在內的一系列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環比增速從…
2013年年初,鋼鐵、電力等周期性相關行業一度出現大幅補庫存的復蘇跡象,制造類實體經濟觸底企穩并反彈如箭在弦。不過,進入一季度尾段,包括PMI在內的一系列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環比增速從年初至今已有所放緩,短期內企業補庫存意味著復蘇的真正覺醒,還是只不過暫時地情緒性反彈?
市場情緒轉向樂觀
大部分機構對鋼鐵業補庫存的前景給予積極樂觀的判斷。日前,高盛高華在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2013年將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的轉折之年,全年鋼鐵產量將增長5%至7.45億噸,新增鐵礦石產能的顯著增加以及鋼鐵產量增長的放緩終將使定價權從鐵礦石供應商轉到鋼鐵生產企業,推動鋼鐵企業自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利潤率的持續擴張。
分析師預計,當前在建新的鐵礦石原礦年產能大約4.4億噸,其中40%左右(相當于年產能約1.8億噸)可能在2013至2015年投產,使2015年鐵礦石自給率達到40%的官方目標有望實現。其中遼寧和河北這兩大鐵礦石生產大省將占到總新增產能的53%。預計2013年中國鐵礦石自供率將從2012年的30%上升到33%,結束十年來中國鋼企定價權缺失的不利局面。
市場情緒從2012年的悲觀逐漸修復,多數貿易商和鋼廠認同“2013年形勢好于去年”。銀河證券分析師認為,從期螺價格上漲中顯示鋼市預期依然樂觀,但無論在流通環節還是生產環節,高庫存仍是不爭的事實,短期內受樂觀預期支撐,并對“兩會”新的政策存有預期。
據銀河證券調研,2月中旬旬報銷量數據以及2月份鋼鐵行業PMI新訂單的情況顯示,鋼材終端需求回升的趨勢比較明顯,繼續回升的概率在增加,但未來需求能否增加至足以快速消化高企的庫存仍有待觀察。
短線博弈推動
在剛性需求尚未切實復蘇的背景下,近幾個月的鋼鐵行業補庫存顯示出一絲短線博弈的味道。
隨著今年2月中旬粗鋼產量再創日均200萬噸新高,高產量造成供給壓力加大,鋼價相對弱勢。長江證券(行情股吧買賣點)行業分析師認為,貿易商、鋼廠等產業鏈各環節補庫存主要是短期看多市場,但本意仍傾向于低庫存策略,在3月中下旬終端需求環比改善、價格穩定之后,產業鏈各環節再降庫存可能使上游煉焦煤需求改善幅度弱于終端改善幅度。
近期澳洲焦煤價格下跌,可能就是鋼企控制原材料采購的反映,分析師警示,“賭后市”的高庫存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風險點,若房地產(行情專區)或流動性等因素導致復蘇程度弱于預期,可能使得風險積聚并兌現。
數據顯示,近期渤海動力煤價格繼續回落,刷新指數發布以來新低,港口價格平穩,整體市場仍維持平穩。分析師對記者指出,城鎮化等系列刺激經濟企穩回升的政策對煤炭市場短期利好,但中長期煤炭行業下游需求低迷仍未恢復。
同樣受到短期市場看多、炒漲情緒影響而補庫存的還有玻璃行業。中信證券(行情股吧買賣點)調研包括華北、華東等七個代表性區域的浮法玻璃價格走勢,顯示均價上漲、庫存小幅下降,節后在市場炒漲氛圍下投機性需求得以激發,加工廠尚未開工已經補倉進貨,但真正的生產型需求依然薄弱。
另一個經濟風向標船舶工業亦難以斷言會在今年走出艱難。中國船舶(行情股吧買賣點)工業協會1月公布年度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造船三大指標集體同比下降,造船完工量60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1.4%,承接新船訂單量204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3.6%,手持船舶訂單量1.0695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8.7%。
報告顯示,受航運市場低迷、船東經營持續虧損的影響,新船訂單大幅減少,開工不足日益嚴重,國內船舶市場持續低迷,主流船型領域船價下跌,企業經營接單微利,導致船價與成本費用倒掛矛盾突出,部分中小企業面臨嚴峻的考驗、轉產、倒閉或減員,船企融資壓力持續增大,流動資金嚴重不足。分析認為,如果國家出臺系列利好的行業政策刺激,2013年的船舶業才有望艱難緩慢復蘇。
被動補庫存進行中
形勢難言樂觀,近期公布的PMI數據繼續回落。宏源證券(行情股吧買賣點)分析認為,中國經濟開始進入被動補庫存的階段。
“以工業增加值增速代表工業品的需求,以PPI反映庫存周期,PPI上升則補庫存,下降則去庫存,從2012年10月左右,工業增加值增速和PPI都見底回升,中國經濟開始主動補庫存。但由于PMI是環比概念,PMI新訂單代表工業品需求和PMI產成品庫存,2月份前者為50.1,后者為46.6,都比1月份回落,需求減弱暗示庫存增長動力不足,顯示經濟當前可能開始進入被動補庫存階段。”宏源證券指出。
主動補庫存象征繁榮,表示新訂單需求和產品價格指數繼續上漲,在經歷庫存被動減少之后,企業開始提升產能利用率,擴大產能,產能擴張不僅能夠滿足新訂單需求,而且企業也開始為后續的需求囤積產品,企業開始主動回補庫存;被動補庫存是滯脹,即對產品價格指數繼續上漲的預期刺激企業繼續生產擴張,但是此時下游新訂單需求開始減弱,產品價格指數由強轉弱,擴產之后企業產能開始過剩,面對不斷下跌的產品價格指數水平,企業不得不進入被動的補庫存之列。
分析師認為,經濟可能在今年5月左右開始新一輪主動去庫存,然后再被動去庫存,受基數影響,2013年經濟走勢將前高后低。
交銀施羅德在年初的宏觀策略報告中同樣預計,2013年經濟增長漸趨企穩,去庫存充分的周期性產品行業將迎來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