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入市研究準備工作已啟動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6日表示,全國住房公積金入市的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經啟動。當前我國財富管理行業正處于創新發展重要機遇期,證監會積極發展各種類型資產管理機構,除繼續促進基金管理公…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6日表示,全國住房公積金入市的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經啟動。當前我國財富管理行業正處于創新發展重要機遇期,證監會積極發展各種類型資產管理機構,除繼續促進基金管理公司創新發展外,還要促進私募基金規范化、陽光化發展,做好社保基金、保險資金、養老資金、住房公積金等投資資本市場銜接和服務,積極為銀行、保險、信托等專業機構和產品參與資本市場創造良好條件。他說,支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內符合條件的財富管理機構發行上市。
加快推動長期資金入市
這位負責人說,全國住房公積金入市的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啟動,證監會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推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修訂。
近年來,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余額穩步增長。截至2011年底,全國住房公積金規模龐大,繳存余額高達2.1萬億元。但受現行條例的限制,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較低,投資渠道非常狹窄,只能用于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
上述負責人說,住房公積金存在的統籌層次低、管理分散、運營效率低等問題,不利于其保值增值,需根據形勢發展要求對條例進行修訂,改進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投資運營模式。
該負責人還透露,目前保險公司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的比例僅為保險總資產的10%左右,與法規規定的20%上限相比還有較大投資空間。下一步證監會將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完善保險資金運用的相關政策,進一步提高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重,研究推動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股票等,不斷提升保險資金運用的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
關于養老金入市,這位負責人說,證監會將配合有關部門完善養老金發展和投資運營相關制度,推動養老金的專業化、市場化投資運營。同時,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為養老金投資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養老金和資本市場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局面。
這位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將繼續加快推動長期資金入市。一方面,要繼續鼓勵境外養老金、慈善基金、主權基金等長期資金增加對我國資本市場投資,提高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另一方面,要推動本土機構投資者隊伍發展壯大,為本土機構投資者和長期資金投資資本市場、促進資產保值增值創造更良好的條件。
他說,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保持監管政策透明、開放、連續,進一步擴大QFII、RQFII試點規模,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這位負責人透露,證監會研究起草RQFII相關法規修改稿,主要內容包括擴大試點機構范圍,取消股債的資產配置限制,由試點機構自主決定產品類型,進一步明確RQFII投資范圍,增加股指期貨、中小企業私募債等投資品種,簡化申請文件要求。證監會已經對增加1000億元專項額度用于臺灣地區機構開展RQFII業務試點進行了研究。
穩步推進REITs研究工作
這位負責人介紹了證監會在2013年在加快推動現代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壯大方面要做好的主要工作。一是進一步推動財富管理行業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完善,配合《基金法》修訂,系統梳理配套法規。二是繼續加快推動多元、開放、包容的財富管理隊伍建設。三是加快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四是繼續加大對創新支持力度,促進行業進一步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理財需求。五是繼續強化監管,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基金持有人合法權益。
對基金產品創新相關情況,他介紹,2012年有關部門積極論證債券ETF、黃金ETF。目前,已有3只債券ETF獲批,黃金ETF指引已發布,正在加緊審核產品,穩步推進房地產投資基金(REITs)研究工作,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加大對創新產品支持力度,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在發展好現有產品類型基礎上,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推出滿足投資者需求的各類創新產品。證監會將完善創新產品評審機制,加大對創新產品研究和跟蹤力度,強化風險控制,加強風險防范,推動行業平穩發展。
對基金銷售業務的下一步監管工作安排,這位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通過拓寬基金銷售渠道、推動基金銷售向投資顧問戰略轉型、放松基金銷售費率管制、鼓勵電子商務發展、加強以投資人權益保護為核心的監管、完善后臺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促進良性競爭格局的形成。他透露,證監會正在起草關于計提基金風險準備金相關規定,對計提風險準備金安排等問題做出規定,從而更好地保障基金持有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