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重慶市結構性減稅217億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我市去年一般預算收入達到了1703.5億元。昨日,商報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去年我市一般預算收入增幅達到了14.5%。雖然受經濟環境和結構性減稅政策影響,我市一般預算收入增速放緩,但仍將超…
我市去年一般預算收入達到了1703.5億元。昨日,商報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去年我市一般預算收入增幅達到了14.5%。雖然受經濟環境和結構性減稅政策影響,我市一般預算收入增速放緩,但仍將超過50%的一般預算支出用于了民生。
收入
去年一般預算收入1703億
根據市財政局公布的2012年收入數據,去年,我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03.5億元,同比增長14.5%。從2005年到2011年,我市一般預算收入連續6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去年卻大幅回落。
“去年的經濟壓力,加上市財政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使得一般預算收入增速放緩。”市財政局副局長封毅表示,雖然有所回落,但我市的一般預算收入仍保持著持續向好的態勢。
封毅分析,縱觀我市去年全年度的財政收入情況,我市稅收收入年初僅以0.7%的增長低勢開局,但到了6月,增長達到了3.6%,10月更是達到6.5%,最終全年增長速度達到10.1%。從數據上看來,全市的財政處于穩步上升的狀態。而去年,我市的GDP增長幅度也在13.6%左右,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速等宏觀經濟指標相協調。這表明我市的財政收入趨于正常,并且經濟發展更為穩健。
區域
“兩翼”增長繼續高于“一圈”
“這已是兩翼第五年財政收入增幅高于一圈地區。”封毅表示,從地域上來看,去年,我市的區縣財政收入保持了較高的增長。
據市財政局統計,全市的區縣級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85.1億元,增長13.3%。其中,渝東南和渝東北的一般預算收入分別保持了19.4%和20.1%的增長,遠高于“一圈”11.9%的增幅。封毅表示,全市共有26個區縣一般預算收入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13個區縣一般預算收入超過30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5個。
封毅稱,區縣的快速成長,得益于我市財政的轉移支付政策。2012年,我市繼續下沉財力,堅持財力75%以上用于區縣的政策。對區縣各項補助達到1211.3億元,增長13.9%。“平攤下來,去年市財政花在每一個區縣市民身上的錢達到8萬元。”封毅表示,三峽庫區和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均財力提到10.9萬元。
減稅
為企業個人結構性減稅217億
基于去年的經濟形勢,我市拿出專項資金扶持,并實行結構性減稅,提振企業信心,振興經濟。
“去年,我市為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花了217億元。”封毅分析,為了落實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出口退稅和提高營業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等稅收政策,我市少收了217億元的稅。其中,兌現企業出口退稅68億元,通過提高營業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等結構性減稅措施讓利企業82億元。
除了減稅,我市還拿出了各項政府補貼。市財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僅是落實區縣特色工業園區市級財稅扶持政策,就花了90億元。同時,為扶持民營經濟,我市還拿出了20億元非公經濟專項資金。
為刺激內需,我市在去年7月份推出“家電惠民”、“汽車惠農”政策,按銷售價的6%給予限額財政補貼。到2012年底,短短5個月就補貼了1億元,引導銷售“家電惠民”產品5722萬元、1.6萬臺和“汽車惠農”產品6.9億元、1.7萬臺。
民生
去年我市民生支出1606億
市財政局方面表示,去年我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055.2億元,其中民生支出達1606億元,占比在50%以上。
“在教育上,我市支出增幅最多。”封毅表示,財力進一步向民生傾斜,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達到法定增長要求,就業、養老、低保、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僅教育一項,全市就支出了473.2億元,同比增長48.5%,加上實際用于教師的醫療、住房、離退休金等經費,總量占GDP比例達到4%。封毅舉例說,為全市中職學生免學費、建設中小學食堂、免費向中小學生提供作業本、教輔材料和《新華字典》,這些都是從這筆資金中拿出的。
“去年是我市在公租房上投入最大的一年。”封毅表示,去年我市保障性住房支出達到176.1億元,同比增長11.8%。同時,我市加大了就業投入,帶動全市新增就業65.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降至3.3%。在社保方面,去年我市拿出377.2億元,同比增長17.3%,不僅提高了城鄉低保保障水平,還提前一年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收入
去年一般預算收入1703億
根據市財政局公布的2012年收入數據,去年,我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03.5億元,同比增長14.5%。從2005年到2011年,我市一般預算收入連續6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去年卻大幅回落。
“去年的經濟壓力,加上市財政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使得一般預算收入增速放緩。”市財政局副局長封毅表示,雖然有所回落,但我市的一般預算收入仍保持著持續向好的態勢。
封毅分析,縱觀我市去年全年度的財政收入情況,我市稅收收入年初僅以0.7%的增長低勢開局,但到了6月,增長達到了3.6%,10月更是達到6.5%,最終全年增長速度達到10.1%。從數據上看來,全市的財政處于穩步上升的狀態。而去年,我市的GDP增長幅度也在13.6%左右,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速等宏觀經濟指標相協調。這表明我市的財政收入趨于正常,并且經濟發展更為穩健。
區域
“兩翼”增長繼續高于“一圈”
“這已是兩翼第五年財政收入增幅高于一圈地區。”封毅表示,從地域上來看,去年,我市的區縣財政收入保持了較高的增長。
據市財政局統計,全市的區縣級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85.1億元,增長13.3%。其中,渝東南和渝東北的一般預算收入分別保持了19.4%和20.1%的增長,遠高于“一圈”11.9%的增幅。封毅表示,全市共有26個區縣一般預算收入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13個區縣一般預算收入超過30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5個。
封毅稱,區縣的快速成長,得益于我市財政的轉移支付政策。2012年,我市繼續下沉財力,堅持財力75%以上用于區縣的政策。對區縣各項補助達到1211.3億元,增長13.9%。“平攤下來,去年市財政花在每一個區縣市民身上的錢達到8萬元。”封毅表示,三峽庫區和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均財力提到10.9萬元。
減稅
為企業個人結構性減稅217億
基于去年的經濟形勢,我市拿出專項資金扶持,并實行結構性減稅,提振企業信心,振興經濟。
“去年,我市為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花了217億元。”封毅分析,為了落實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出口退稅和提高營業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等稅收政策,我市少收了217億元的稅。其中,兌現企業出口退稅68億元,通過提高營業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等結構性減稅措施讓利企業82億元。
除了減稅,我市還拿出了各項政府補貼。市財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僅是落實區縣特色工業園區市級財稅扶持政策,就花了90億元。同時,為扶持民營經濟,我市還拿出了20億元非公經濟專項資金。
為刺激內需,我市在去年7月份推出“家電惠民”、“汽車惠農”政策,按銷售價的6%給予限額財政補貼。到2012年底,短短5個月就補貼了1億元,引導銷售“家電惠民”產品5722萬元、1.6萬臺和“汽車惠農”產品6.9億元、1.7萬臺。
民生
去年我市民生支出1606億
市財政局方面表示,去年我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055.2億元,其中民生支出達1606億元,占比在50%以上。
“在教育上,我市支出增幅最多。”封毅表示,財力進一步向民生傾斜,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達到法定增長要求,就業、養老、低保、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僅教育一項,全市就支出了473.2億元,同比增長48.5%,加上實際用于教師的醫療、住房、離退休金等經費,總量占GDP比例達到4%。封毅舉例說,為全市中職學生免學費、建設中小學食堂、免費向中小學生提供作業本、教輔材料和《新華字典》,這些都是從這筆資金中拿出的。
“去年是我市在公租房上投入最大的一年。”封毅表示,去年我市保障性住房支出達到176.1億元,同比增長11.8%。同時,我市加大了就業投入,帶動全市新增就業65.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降至3.3%。在社保方面,去年我市拿出377.2億元,同比增長17.3%,不僅提高了城鄉低保保障水平,還提前一年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廣西3年內將關閉1165座礦山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