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劃七成區域為限制開發區 官員告別GDP崇拜
來源:中國新聞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黃方方10日表示,地處珠江上游的廣西已將70%以上的國土面積劃為限制及禁止開發區域,以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同時,官方開始著手制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黃方方10日表示,地處珠江上游的廣西已將70%以上的國土面積劃為限制及禁止開發區域,以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同時,官方開始著手制定新的績效評價體系,GPD增長和工業發展等指標將被弱化。
《廣西主體功能區規劃》新聞發布會當天在南寧舉行,黃方方介紹,前述規劃將廣西23.67萬平方公里土地分為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勾畫了廣西人口、產業和經濟空間布局。規定到2020年,占廣西國土面積28.8%的重點開發區要集聚全區70%左右的經濟規模和55%的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其它地區將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
黃方方表示,當前以行政區為單元推動增長、制定政策和考核評價的方式,導致了一系列偏差和問題,有的地區盲目提出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的口號超強度開發,亂開濫設開發區,侵占了大量良田,這不僅破壞了環境,也助長了地區間產業趨同和過度競爭。
據統計,1996年以來,廣西耕地面積快速減少,已由1996年的440萬公頃減為目前的421萬公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一些地區肆意開發后,森林遭到破壞、河湖干枯、石漠化嚴重,水土流失后對下游環境造成威脅。
廣西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鐘兵表示,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就是為防止過度占用耕地,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為珠江下游提供牢固的生態保障。
對于今后廣西的“年度科學發展十佳縣”如何評比,廣西自治區統計局副巡視員梁杰才稱,將實行“差別考核”制度,生態質量和農產品保障能力等指標將成為限制開發區政府的考核重點,讓當地官員告別GDP崇拜。
廣西自治區財政廳副巡視員馮任佳承諾,財政部門將加大對生態外溢性強、環境保護及石漠化防治任務重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補貼力度,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今后生態環境保護成果明顯的地區可獲受益地區財政的專項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