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潛力巨大 水泥上市公司銷售明顯回暖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經濟轉型不等于拋棄基建,未來五到十年,農民市民化是大勢所趨,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對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作了修改。這是推動…
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 28日指出,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在城鎮化。我們推進城鎮化,是要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路子。
水泥行業分析師指出,在新型城鎮化初步階段,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頭戲,隨著政策趨于明朗,水泥鋼鐵建材板塊將迎來新的景氣周期。
記者發現,隨著各地方政府換屆完成以及幾大區域經濟振興規劃相繼獲批,在新型城鎮化戰略導向下,各地基礎建設在三季度出現明顯提速,這一趨勢已部分反映到水泥價格上。自8月份至今,華東、華南地區水泥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觸底回升。
根據數字水泥網站監測,自9月份以來,珠三角市場因英德爆炸事故,熟料生產受到限制,水泥和熟料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分別累計上漲120元/噸和150元/噸,已由8月份最低價275元/噸上漲至目前的410元/噸,漲幅近50%。此外,三季度進入施工旺季,廣州市場需求明顯回升,發貨量環比上升。截至昨日,廣州地區水泥市場價(P.O 42.5)依舊維持在400元/噸以上,最高報價達465元/噸。英德地區線有11條生產線,目前臺泥4線正常生產,海螺3線正常生產,且尚有1線仍在停產階段,龍山3線現有1線已經于10底開啟正常生產。
我國最大的水泥市場長三角地區也出現反彈。9月中旬,由于需求增加以及企業庫存下降,安徽沿江熟料和水泥價格上調10~20元/噸;產能最為集中的巢湖熟料價格上調15元/噸。隨后,蘇南地區價格上漲出現聯動。9月下旬,安徽、江蘇、福建、江西以及浙江部分地區價格繼續小幅上調。截至昨日,上海地區水泥市場價(P.O 42.5)維持在360元/噸左右,最高報價達450元/噸,而華東重點企業的噸毛利已達到80元/噸附近。
水泥下游需求主要來自基建以及房地產。基建方面,中國已經步入城市配套建設加速時期。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達到6.6億人,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城鎮化比率達到了51.3%,與10年全球平均水平持平。縱觀全球,城鎮化率高于50%后,區域城市配套建設開始起步。中國目前現有及規劃城市圈有19個,總體覆蓋城市個數將近150個,預計隨著新城鎮化的深入,未來城市圈型的投資發展將會加速,其中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現有成熟的城市圈將成為未來投資機構轉型的主要區域。
明年也是多個區域規劃進入正式實施的開局之年。據了解,11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中原經濟區規劃》;《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二五 ”規劃》也在本月正式出臺。根據該《規劃》,廣東省將安排交通運輸重點建設項目達189項,總投資約19838億元,“十二五”時期計劃完成投資約10671億元。而今年6月28日,國務院也印發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根據該《意見》,贛南要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和快速通道建設,建成連接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商貿中心;到2015年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化率大幅提升。
在一些重點工程建設方面,9月5日、9月6日,國家發改委網站連續兩天發布了60個基建項目的投資批復公告,涉及投資總額超過1萬億元。其中,軌道交通項目25個,總投資金額超過8000億元。相關數據顯示,每公里地鐵建設對于水泥的需求大概是4-5萬噸。而據此前報道,到2015年,全國地鐵運營總里程將達3000公里。而2020年,將有40個城市建設地鐵,總規劃里程將達7000公里,是目前總里程的4.3倍。
房地產建設方面,從近期房地產銷售形勢上看,消費者的購房預期發生了微妙變化,部分改善性剛需積極入市買房已經在多個城市體現出來。下半年以來土地市場也逐步回暖。優勢地產商已經在全國各地加速拿地。可以預計,明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值得期待。部分龍頭房企已經上調了2013年銷售目標。
有水泥行業研究員樂觀對記者表示,明年是十八大召開后的頭一年,宏觀經濟應該面臨較好形勢。水泥價格保持平穩的概率較大。國金證券最新研報指出,水泥市場很多區域未來進入產能零增長期。因此未來該行業的供需關系繼續好轉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