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的值得玩味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08美國總統大選年時,我在美國。至今記得美國人民對于選舉的狂熱,寡言靦腆的人說起所支持的黨派政策時變得滔滔不絕,甜蜜的情侶會為了政見不同爭得面紅耳赤。選舉當天,我在NBC News Bu…
如果2008年大選的賣點是“African American” (非裔美國人)和“American Dream”(美國夢想),那么今年的看點聚焦在了美國經濟。《經濟學人》雜志說,一般而言,為了爭取中間選民,兩黨的競選政策會趨于同質化,而今年較為特殊,在一些具體的經濟政策上,兩黨分歧很大。
最值得關注的當屬財政政策。首先是“財政懸崖”,主要涉及布什政府時期延續下來的減稅政策,大都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到期。如果現有法案沒有任何修改,明年初開始因減稅到期,美國財政對經濟的直接拖累將大致為6550億美元,約占GDP的4.1%。此外,明年初美國還將面臨債務上限談判和確定政府預算。目前來看,兩黨的財政立場仍存在分歧。奧巴馬主張對富人征稅,削減國防開支,繼續醫保改革;羅姆尼一方面堅持減少稅收,包括對高收入人群,一方面又強調削減政府財政赤字。赤字要減少,稅收又下降,財政支出和福利無疑將大幅被動削減。短期內,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大為增加,不排除2013年溫和衰退的可能。
其實,與總統選舉相比毫不遜色,卻沒有得到充分關注的,是將于11月6日舉行的國會選舉。如果總統與國會分屬兩個黨派,政策通過及實施的難度增大,政治僵局重現,美國人民就將看著自己的政客們如同離異的父母,爭論不休。然而,兩黨僵持時間越長,則解決問題的難度就會越大,對居民、企業的信心也將產生不利影響。
再來看看兩黨在貨幣政策上的分歧。奧巴馬就任后任命伯南克連任美聯儲主席,四年間推出了三輪量化寬松政策,被共和黨所抨擊和詬病。共和黨質疑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認為推行QE是在為奧巴馬政府糟糕的財政政策提供“救助”。更有甚者提出了要對美聯儲進行監管。如果羅姆尼上臺,不排除在2014年伯南克任期屆滿時起用新主席的可能。屆時,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的延續將受到影響,超低利率延長到2015年年中或產生變數。
在對華政策上,競選雙方都態度強硬。羅姆尼揚言,其入主白宮首日就將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在就業、軍事、人權等領域均指責奧巴馬現有對華政策“心太軟”。奧巴馬陣營則抨擊羅姆尼一邊投資中國來發家,一邊打造“對華貿易戰士”形象。奧巴馬承諾將為美國人“重奪”流失給中國的制造業工作崗位、在貿易領域對中國所謂“不公平競爭”加大追查力度。然而,我們不必過分在意這些出位的競選口號,無論誰當選,中美密切的經貿關系以及國際局勢的現實,會讓新任美國總統自動修正其對華政策,在博弈中尋求合作。
未來幾周的競選,兩名候選人不免互相詆毀,短兵相接,私下卻仍可談笑風生。我們不用過分強調誰將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總統,或這一個體的變化會帶來多少戲劇化的改變。美國政治依靠的是制度,而非人。這使美國既不斷出現新的歷史面貌,又保證了變革的平穩,體現其最本原的政治理想――平衡和制約。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夏斌:明年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