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招促消費品進口 海外代購將遇勁敵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擴大進口是國家未來重要戰(zhàn)略之一,相比機器設備等,如何擴大消費品進口則更加棘手。昨日(10月30日),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馬社在全球商品采購季啟動儀式間歇告訴《每日經(jīng)濟新聞(微博)》記者。…
“擴大進口是國家未來重要戰(zhàn)略之一,相比機器設備等,如何擴大消費品進口則更加棘手。”昨日(10月30日),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馬社在全球商品采購季啟動儀式間歇告訴《每日經(jīng)濟新聞(微博)》記者。
由商務部批準,中國國際貿(mào)易學會主辦的全球商品采購季算得上是促進消費品進口的一把鑰匙。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通過全球商品采購季,將為海外新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探索一種新的模式,也為中國擴大進口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國際貿(mào)易學會會長王俊文表示,將按照國務院關于擴大進口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的工作任務,聯(lián)合國內主要保稅區(qū),面向與中國貿(mào)易逆差較大的國家集中采購進口適銷對路產(chǎn)品。
新招旨在促進消費品進口
全球商品采購季分春、秋兩季舉辦,側重消費品進口。其具體方式是:在主要城市開設的全球商品采購中心展廳提供6個月免費展示推廣服務,為進口商與經(jīng)銷商舉辦對接活動,組織來自中國各地區(qū)的商超、購物中心、企業(yè)采購人員、營銷專家進行對接和洽談,并安排消費者品鑒體驗活動。
中國國際貿(mào)易協(xié)會副會長、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告訴《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采購季的一大亮點就是組建由媒體、專家及采購主體組成的中國買手團,根據(jù)國內市場需求,赴海外主要目標國進行實地洽談。“買手們的鑒別能力和傳播能力是我們看中的關鍵,他們將銜接國內市場需求與國外品牌,為中國消費者承擔全球品牌考察、評估、引進及國內市場推廣等工作。”
作為中國與歐盟貿(mào)易的主管官員之一,馬社告訴記者,能夠出國購買商品的消費者畢竟是少數(shù),很多外國知名產(chǎn)品在中國認知度很低。以歐盟為例,中國消費者對法國和意大利的產(chǎn)品可能知道的多一些,但像愛爾蘭等國的好產(chǎn)品就缺乏足夠的了解,而愛爾蘭的奶粉實際質量很好。
此前于9月出臺的穩(wěn)外貿(mào)“國八條”中,其中一項強調積極擴大進口,重點增加進口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以促進貿(mào)易平衡。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顯示,前9月我國出口增速快于進口,今年貿(mào)易順差已達1483億美元,高于預期。而擴大消費品進口也能有效平抑我國目前偏高的順差。據(jù)悉,全球商品采購季主要將面向與中國貿(mào)易逆差較大的國家,集中采購進口適銷對路產(chǎn)品。
境外代購模式將受沖擊
目前,境外代購在國內屢見不鮮,代購商品多為奢侈品、奶粉等日常消費品。今年預計海外代購市場規(guī)模能飆升至480億元,但其中多數(shù)存在灰色清關、安全隱患等問題。例如,日本明治奶粉曾因檢出放射性銫,公司宣布召回40萬罐嬰兒配方奶粉進行無償更換,但對國內通過代購途徑購買的明治奶粉則不予召回。
而全球商品采購季則可成為官方模式對抗代購的平臺。本次采購季就將選擇百姓較為關注的進口奶粉為突破口,與電商合作開設全球最大的CTOB平臺,匯集全國奶粉訂單,通過統(tǒng)一下單、集中議價的形式,由買手團去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采購優(yōu)質奶粉。
境外代購之所以屢禁不止,并受到相當多消費者的追捧,價格便宜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據(jù)許京介紹,以往中國去歐洲、美國等地進貨都是小批量的購買,沒有定價權,而且還是五級分銷模式。
而采購季設在重點城市的全球采購中心將通過類似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商的采購模式,整合國內消費需求,通過大批量采購的方式,增加商品價格談判砝碼,從而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基本上所有進口商品的價格都會比傳統(tǒng)零售渠道的終端價格便宜30%~50%。“與網(wǎng)上代購價格持平,而部分進口水果價格可能只有市場價格的1/4;同時還可獲得代購無法享受到的售后退換貨服務。”許京表示。
以一雙成本約50歐元的鞋子為例,許京解釋說,這種價格的鞋子在中國普通商場里大約要賣200歐元。而通過新模式,由于降低了進價、物流以及關稅等成本,售出的價格就會不到100歐元,相當于下降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