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部署升級戰略 推進“八個行動計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0月29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實施八個行動計劃進行動員和再部署。據了解,今年5月,廣東省委十一屆一次全會對貫徹落實該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作出決議,決定就建設法治化…
10月29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實施“八個行動計劃”進行動員和再部署。
據了解,今年5月,廣東省委十一屆一次全會對貫徹落實該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作出決議,決定就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改善創新環境、促進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城區擴容提質、推動率先基本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培育幸福導向型產業體系、創建幸福村居、從嚴治黨和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等八項重點工作,制定實施行動計劃。
目前,“八個行動計劃”已編制完畢并付諸實施。
省委書記汪洋在會上指出,實施“八個行動計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東省的工作重點。
“‘八個行動計劃’較好地回答了‘未來五年內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目標’等問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所高級經濟師葉嘉國如此分析。
“‘八個行動計劃’中,促進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城區擴容提質、培育幸福導向型產業體系、創建幸福村居、推動率先基本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等四個行動計劃旨在提升廣東的‘硬實力’;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改善創新環境、從嚴治黨和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等四個行動計劃,則旨在優化廣東的‘軟環境’。”廣東省省委新聞發言人、省委辦公廳副主任郭躍文如此表示。
“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推動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讓全省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郭躍文在總結“八個行動計劃”特點時表示。
“廣東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便是通過實施‘雙轉移’戰略,既實現珠三角‘騰籠換鳥’,又促進東西北快速發展。”葉嘉國分析,“產業轉移的倒逼,打破了珠三角傳統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提供了發展機遇和空間。”
“回顧廣東轉型升級風雨之路,可以清晰看到廣東省委、省政府居安思危主動決策,借助國際金融危機倒逼之機,利用內外合力加速推進轉型升級的謀略和智慧。”葉嘉國向本報表示,昔日低端制造加工的角色逐漸改變,從“拼汗水、拼資源”到“拼服務、拼智慧”,廣東經濟驅動內核悄然發生轉變,轉型升級成效正在顯現。
在“八個行動計劃”中,幸福導向型產業則是廣東在全國率先提出的一個新概念。
對此,廣東省經信委副主任彭平表示,要在產業發展的目標上更加直接體現為以人為本的增長,更加細化為以服務民生為目的增長,因此選擇健康衛生、便捷出行、食品餐飲、體育健身、智慧生活、文化娛樂、休閑旅游和綠色環保等八類服務業作為現階段幸福導向型產業培育的重點。
彭平表示,幸福導向型產業的體系是一個新型、開放、動態的體系,也是個需要積極探索的新事物。“我們還要在實施的過程中圍繞幸福廣東的核心不斷探索幸福導向型產業新的發展模式和培育新的增長點。”
“‘八個行動計劃’更是不僅僅只著眼于產業經濟,而是對經濟、社會、民生,乃至政府轉型以及黨建,從思想觀念到體制機制進行全方位的系統再造,從而形成支撐‘持續轉型升級’的科學發展的保障體系。”葉嘉國表示。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寧波濱海新城戰略規劃過關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