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項經濟指標轉暖 經濟筑底企穩態勢明顯
來源:人民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外資投資強勁增長,是上海的一大特點。9月份,上海簽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344項,比去年同月增長26.5%;簽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8.65億美元,增長9.1%;實際到位金額16.31億美元,增長35…
外資投資強勁增長,是上海的一大特點。9月份,上海簽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344項,比去年同月增長26.5%;簽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8.65億美元,增長9.1%;實際到位金額16.31億美元,增長35.9%。其中,已簽訂的外商獨資合同金額15.46億美元,增長1.6%,占全市合同金額的82.9%。這延續了上半年的勢頭。上半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12.63億美元,增長15.8%。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產業合同外資增長1.1倍,達21.07億美元;而占全市合同外資81%的份額都投資于第三產業,合同外資額達到91.23億美元,增長4.9%。這與上海經濟轉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目標十分契合。
在外商投資的過程中,總部經濟加快發展特色明顯。上半年,上海新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7家、投資性公司13家、研發中心14家。這表明,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投資收縮的情況下,一些跨國投資依然看好上海,經濟企穩回升具備客觀支撐。
9月份,盡管上海的交通貨物運輸總量比去年同月下降7.1%。但是,上海的進出口岸亮點不少。上海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6360.03萬噸,比去年同月增長5%。其中,進港3818.34萬噸,增長0.8%;出港2541.69萬噸,增長11.9%。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290.94萬TEU(標準箱),比去年同月增長5.6%。其中,進港141.91萬TEU,增長4.7%;出港149.04萬TEU,增長6.5%。上海作為航運中心的地位依然優勢突出。
上海港集裝箱的運力,體現了上海進出口貿易的一些積極變化。9月份,上海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83.39億美元,比去年同月增長1.2%。其中,出口179.46億美元,環比增長3%,同比增長0.7%;進口203.93億美元,環比增長4.9%,同比增長1.6%。
從產業看,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也顯現健康態勢。房地產曾是上海第三產業的主力軍,但房地產業增加值持續降低,上半年達到421.25億元,同比下降1.6%。與房地產占比下降趨勢不同的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達18.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695.92億元,增長12.1%;金融業增加值1117.85億元,增長9.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69.7億元,增長6.7%;住宿和餐飲增加值達166.43億元,增長了5.2%。上海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有了顯著進步。
就業人數也在增長。上半年,上海新增就業崗位37.81萬個,其中農村富余勞動力非農就業崗位6.9萬個。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4.2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11萬人。就業人數的增加,表明經濟正在轉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