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調整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過去的11個月里,除了今年5月份同比增長0.05%外,全國外商直接投資一直處于下降趨勢。10月19日,商務部例行發布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025家,同比下降11.7%;…
在過去的11個月里,除了今年5月份同比增長0.05%外,全國外商直接投資一直處于下降趨勢。
10月19日,商務部例行發布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025家,同比下降11.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34.2億美元,同比下降3.8%。
9月當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248家,同比下降6.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4.3億美元,同比下降6.8%。
對于我國吸收外資的形式,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目前我國利用外資正處于調整期。利用外資的總體規模雖略有下降,但并未出現明顯下降;與此同時,利用外資的結構、質量和水平均出現了變化,
在中國沿海省份吸引外資速度普遍放緩的時候,中國中部地區的高速發展對外資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給外資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利用外資呈現快速增長,今年前9個月,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6.5%。
中國FDI出現下降與當前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有關,另一方面,隨著要素成本上升,中國經營成本優勢有所減弱。此外,中國利用外資更加注重優化結構和提高質量,也對利用外資的規模有一定影響。
今年前9個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94.8億美元,同比下降1.8%,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7%。其中,房地產領域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下降5.62%,如果扣除房地產因素,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增長1.6%。
“從外資產業結構調整角度看這也是積極的變化。因此,我們認為這樣的調整是正常的、積極的。通過我們與一些在華投資的大型企業座談、溝通的情況看,外資企業對在中國的長期發展仍然充滿信心。”沈丹陽稱。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日本對華投資達56.2億美元,同比增長17.0%,但在近期出現下降。
沈丹陽表示,日本對華投資下降和近期的中日經貿關系,與最近的日方非法“購島”鬧劇是有一定的關聯的,只要日方改正錯誤,中日經貿關系的長遠發展還是有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