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官員否認“四萬億”重來 稱其不可持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8日有媒體報道,發改委一天審批100多個項目,引發類似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擔憂。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主要是針對保持合理的全社會投資規模,來穩定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再來一…
28日有媒體報道,發改委一天審批100多個項目,引發類似“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擔憂。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主要是針對保持合理的全社會投資規模,來穩定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再來一次大規模的靠政府主導的擴大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
羅國三表示:“我們主要是針對保持合理的全社會投資規模,來穩定經濟增長,要想再一次大規模的靠政府主導的擴大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因為它不可持續。”
國務院會議確定立刻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其實,從4月份開始,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國資委等六部委相繼出臺政策,向民間資本敞開大門。而發改委網站的信息顯示,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5月21日一天就審批了100多個項目,相當于5月份前20天的總和。
今年1700億元節能減排
中國政府“穩增長”政策措施的規模、力度和方向,均明顯不同于2008年底和2009年初急速推出的以4萬億元為代表的一攬子“保增長”刺激計劃。
中國政府的意圖很明顯,不會再推出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以推動經濟高增長。當前的“穩增長”政策措施不會重復三年前“保增長”刺激計劃的老路,尤其是要避免出現效率低下的投資和資產泡沫,以及令人擔憂的通脹重新抬頭趨勢。
中國政府不會拿出像上次那樣多的財政資金來實現“穩增長”的目標,因為那是不可持續的,目前的主要途徑是保持合理的全社會投資規模,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
財政部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700億元推進節能減排,重點支持相關技術產品的消費、應用、推廣和培育。
2007年至2011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3380多億元資金支持節能減排,加上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共同帶動社會投入上萬億元綠色投資。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提振經濟不會再推新版“四萬億”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