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經濟在“減速提效”中穩健前行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新泰市經濟新區,山東新煤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巨大的鋼結構車間內機械轟鳴,總經理范成玉指著一款移動式礦用救生艙向記者介紹說:這款產品研發投入1200多萬元,用于保障井下緊急情況時的救…
在新泰市經濟新區,山東新煤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巨大的鋼結構車間內機械轟鳴,總經理范成玉指著一款移動式礦用救生艙向記者介紹說:“這款產品研發投入1200多萬元,用于保障井下緊急情況時的救生需要,鋼質艙體每平方米可抗壓2000噸。目前,產品訂單不愁,供不應求。”
盡管當前經濟形勢變得復雜,但記者近日在山東泰安、萊蕪、淄博等地采訪時,卻感受到一些高新技術項目火熱的建設場面及轉方式調結構的強勁脈動。今年一季度,山東經濟在主動減速中實現首季“開門紅”,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得到提高,產業結構更趨合理。
據山東省統計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山東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物價總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一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0089.1億元,同比增長9.7%。
“這一經濟增速在東部沿海各省中已處于較好水平,降低增速為轉方式、調結構留出了空間。”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分析認為,與2008年相比,這次經濟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是山東省委、省政府主動調控、主動減速的結果。
經濟減速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近期,我國鋼鐵行業受到房地產調控、基礎建設投資減速的沖擊較大。據了解,一季度山東鋼鐵行業產能僅發揮85%左右,純堿、燒堿行業產能僅發揮80%左右。但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啟祥說,危機倒逼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進程。2011年,萊鋼集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總量提高了21%;今年,萊鋼計劃挖潛增效30億元,也就是每噸鋼挖潛增效400元。
“走得穩”背后離不開創新帶動。記者采訪了解到,盡管受到美國輪胎特保案的影響,但威海三角集團憑借過硬的技術工藝與產品質量,成為卡特彼勒全球供應商中第一個獲得鉑金獎的企業,一季度實現出口增長39%。隨著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掌握,一季度山東電動車產量增長107%。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山東工業技改投資完成1312多億元,增長23.5%,新開工技改項目達2807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全省發明專利授權1482件,同比增長12.1%,自主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傳統產業技術改造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雙輪驅動”戰略在山東更加清晰。
山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軍民說:“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推進工業轉方式調結構,不僅關系山東經濟發展后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關系山東能否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一季度,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高于東部沿海省份2.4個百分點;而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0.4個百分點。
在降速提效的影響下,山東經濟結構趨于優化。一季度,作為山東經濟的短板之一的服務業實現地稅收入384.9億元,增長27.2%,高于去年全年增速1.4個百分點;旅游、服務外包等行業增長態勢良好。作為短板之二的民營經濟也顯示出后發優勢,民間投資增長22.3%,占全部投資的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