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下滑市場繼續調整 等待積極信息出現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PMI和信貸同比增速是經濟運行狀況和經濟增長的領先指標,通過對前兩個月的數據分析,我們認為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下滑。2月份官方PMI為51.0%,連續三個月回升并位于50%的臨界點之上,但從分項…
PMI和信貸同比增速是經濟運行狀況和經濟增長的領先指標,通過對前兩個月的數據分析,我們認為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下滑。2月份官方PMI為51.0%,連續三個月回升并位于50%的臨界點之上,但從分項指標來看,宏觀經濟面臨著內需不足的隱憂;從前兩個月新增信貸規模來看,累計同比增速下降8%,低于預期。2月份新增信貸為7107億,不僅低于市場預期的8000億以上水平,并且低于有春節因素的1月份。
通過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數據來看,前兩個月經濟增速已經明顯下滑。此外,2010年以來GDP增速一直處于下滑之中,目前面臨的問題是:(1)GDP增速還會不會進一步下滑?(2)在GDP增速持續下滑背景下,政府會從什么方向來扭轉這種下滑趨勢以達到穩增長的目的?(3)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制造業升級和擴大消費早已被確定為經濟轉型的方向,2012年在“穩中求進”的基調之下,上述三者能否承擔起“穩增長”的重任?我們認為,前兩個問題一脈相承,政策方向和力度影響著GDP增速;對于第三個問題,我們認為短時間內三者還不能承擔起“穩增長”的重任,還需要培育和政府支持。因此,投資和出口還必須保持一定的增速,以投資和出口的穩定增長來為經濟轉型創造條件。
轉型背景之下,“穩增長”從政策上講有兩個出發點:一是如何使投資和出口穩定增長;二是如何在轉型方向上給予引導和支持。針對前者,從今年前兩個月數據來看,投資和出口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比較大,一季度整體經濟增速不樂觀,所以后續針對投資和出口會出臺一些穩增長的政策,比如降息、擴大信貸、提高出口退稅率等。針對后者,我們可以從“兩會”發出的聲音中找出軌跡。2012年是經濟轉型推進之年,對比“十二五”規劃,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我們認為轉型主要還是體現在七大新興戰略產業培育、傳統制造業升級和擴大內需三個方面,并沒有太多新意,只是看如何貫徹執行了。
受經濟增速下滑影響,短期內市場可能會繼續調整,以待積極信息的出現。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元區經濟初步改善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