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延續突破性漲勢 對黃金“副作用”最大
來源:上海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宗商品市場霜凍未解,又遇上美元風暴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美元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突破性上漲,一舉突破80整數關,創下近11個月新高。在強勢美元的打壓下,商品普遍走弱,而黃…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宗商品市場霜凍未解,又遇上“美元風暴”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美元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突破性上漲,一舉突破80整數關,創下近11個月新高。在強勢美元的打壓下,商品普遍走弱,而黃金則表現得最不抗跌。12月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漲近3%,黃金累計跌幅逾9%。截至15日19時30分,美元指數報80.31點;紐約黃金跌破1600美元,報價1591美元。
美元破位仍有上行空間
目前歐債問題非但未得到妥善解決且也未見絲毫轉機,避險資金因此加速從歐洲撤退,繼而追逐美國國債和美元。美元指數已從11月低點累計上漲逾7%,目前已突破80關口。
而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則受到美元上漲影響普遍下跌。截至發稿,紐約黃金12月累計跌幅為9.43%,倫銅12月累計下跌7.63%,原油12月累計跌4.57%。
“美元飆升的根本原因是當前美歐整體經濟差距拉大,一方面歐洲深陷債務危機,而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則出現復蘇強化的跡象,以其失業率的快速降低為標志。”倍特期貨研發中心主任李攀峰向記者表示。
上海中期分析師李宙雷認為,美元上漲主要是受避險情緒推動,在歐洲問題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美國成為資金的避風港。近期美債拍賣收益率再次走低,這表明資金對美國經濟依然較為看好。另外,美國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也都呈向好趨勢。
從歷史數據來看,只有出現大的經濟危機或者美國經濟特別好的時候,美元才會大漲。目前全球經濟明顯處在危機中,因此專家普遍認為在歐債危機徹底解決之前,美元的上漲趨勢還會延續。在此作用下,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承壓下行。
光大期貨分析師唐嘉賓表示,從目前來看,歐洲經濟整體疲軟,市場依然危機四伏,對于后市,市場擔憂情緒加重,上述因素均使得美元強勢得以持續;而大宗商品近期將延續弱勢,但由于商品整體跌幅已然較大,下行空間或有所收斂。
金屬受美元波動影響較大
如上所言,美元已然打開上漲通道,商品反彈步履維艱。那么,針對不同商品,哪些品種將相對抗跌,哪些品種又將“深受其害”?
對大宗商品來說,雖然都以美元計價,但鑒于不同商品有不同屬性,因此受美元波動的影響也不同。比如,黃金受美元影響最大,短期跌幅最猛。但同樣會因美元上漲而承壓的原油,由于伊朗局勢緊張,近幾個月來的表現比其他品種都要強勁。
李攀峰表示,“大宗商品在美元走強的壓力下,整體維持弱勢。其中,工業品相對更弱,而農產品要稍微強一些。最易受美元左右的當屬貴金屬和基本金屬。”有專家指出,同樣具有避險功能,但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黃金難以走強。因為其避險功能只是針對通脹而言,目前通脹水平有所下降,因此短期黃金上漲乏力。
李宙雷認為,前期漲幅過大的黃金或將成為后期下行幅度較大的品種。相對而言,美元的強勢對黃金價格影響最大,其次是以有色金屬為主的工業品,因其具備較強的金融屬性,而農產品及一些非活躍品種或許相對抗跌。
由于農產品的金融屬性相對較弱,其受到美元上漲的拖累作用也較小,因此下跌幅度或較為有限。專家稱,在這場“美元風暴”中,相對抗跌的是我國國內自我獨立性較強、政策支撐力度較強的品種,即軟商品中的白糖、棉花,農產品中的大宗糧食作物類。
東興期貨分析師張郡凌告訴記者,國內農產品由于國家收儲政策,可能比較抗跌,尤其是有直接收儲的棉花、大豆和玉米。
不過,業內人士同時指出:“長期來看,美元和商品的價格并沒有完全的相關性,后期不排除由于受到危機加深或者成本支撐,而出現商品和美元同漲同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