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匯占款8年來首降 10月凈減少893億
來源:上海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業內認為,凈減少可能持續,也為存款準備金率繼續下調提供空間央行網站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中央銀行外匯占款余額為232960億元,較9月底凈減少893億元。這是自2003年12月份以來,中央…
業內認為,凈減少可能持續,也為存款準備金率繼續下調提供空間
央行網站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中央銀行外匯占款余額為232960億元,較9月底凈減少893億元。這是自2003年12月份以來,中央銀行外匯占款余額首次出現凈減少。這也意味著10月份中央銀行通過外匯占款渠道投放的貨幣凈減少893億元。
中央銀行外匯占款是指中央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中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近年來,外匯占款已經成為央行投放貨幣的主要渠道,一直呈現凈增長的勢頭。只有在2003年12月出現過負增長,凈減少了1450億元。
此前公布的10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凈減少249億元,減少量小于此次公布的中央銀行外匯占款的減少量。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的統計范圍要大于中央銀行外匯占款,其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信用社、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造成中央銀行外匯占款出現凈減少的原因,市場不乏“熱錢”流出的觀點。確實,伴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跨境資本流動出現新變化。近期,人民幣對美元盤中屢次出現“跌停”。
但是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告訴記者,綜合銀行代客收付匯和代客結售匯、以及我國其他國際收支項目看,出現這種凈減少主要是企業和個人收匯和結匯出現相對減少導致,企業和個人的購匯和對外付匯則基本正常,從這個角度看,還不能說是熱錢流出或者說是資本外流。造成企業和個人收付和結匯相對減少的主因是市場上出現了人民幣貶值預期。
他指出,所謂的“熱錢”在任何一個時點上既存在流入也存在流出,不是單向的,還由于我國對資本項目仍然實行高度管制,所謂的“熱錢”集中大量流出也不大可能發生。
央行外匯占款減少可以增加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以前,央行外匯占款持續增加且增加較多,迫使央行不斷通過發行央票、回購、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來對沖投放出去的外匯占款。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陳炳才表示,如果外匯占款持續減少,其名義增長遠低于名義GDP增長,那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就成為貨幣政策的必然選擇。趙慶明也預計,外匯占款凈減少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仍存在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