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將加大“熱錢”流出檢查力度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熱錢最大的危害,不是在于流入一國給該國經濟帶來潛在泡沫,而是在其快進快出的高度流動性對一國金融系統的沖擊。國家外匯管理局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日前,其在一貫地強調打擊熱錢流入的…
“熱錢”最大的危害,不是在于流入一國給該國經濟帶來潛在泡沫,而是在其快進快出的高度流動性對一國金融系統的沖擊。國家外匯管理局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日前,其在一貫地強調打擊“熱錢”流入的同時,指出要加大對“熱錢”流出的非現場檢查力度。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階段,外匯局在強化對企業、銀行和個人異常資金流入的非現場監測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大對異常資金流出的非現場檢查力度,切實防范和化解異常資金流入流出的金融風險。
當然,目前“熱錢”流入仍是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11月初時也表示,國際經濟總體運行平穩但不確定因素較多,部分企業和行業經營狀況惡化,熱錢流入勢頭不減,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展形勢依舊面臨著重重考驗。
今年以來,為切實防范金融風險,外匯局保持了對“熱錢”的高壓打擊態勢,成效明顯。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鄧先宏稱,下一階段外匯局將繼續嚴厲打擊跨境資金違規流動,特別是對“熱錢”流入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提升檢查手段,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力度。外匯局將不斷完善“外匯非現場檢查系統”,擴大數據來源,優化監測分析指標,并根據外匯收支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監測指標。
在密切關注“熱錢”流入的同時,絕不能忽視“熱錢”忽然撤出的危害。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歐洲貨幣危機以及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均與國際投機資金快進快出的沖擊相關。
近兩個月的外匯占款數據均顯示“熱錢”有流出跡象。9月份新增外匯占款2473億元,較8月份環比下降34%;10月份的新增外匯占款則為歷史低位-249.92億元,是2007年12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值得關注。
來源: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王岐山:確保經濟復蘇壓倒一切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