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國經濟穩(wěn)增十年后人民幣地位變化顯著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wǎng)站26日刊載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貨幣與金融委會員(IMFC)第二十四屆部長級會議期間接受中外新聞媒體的聯(lián)合采訪時的答問稿。周小川在談到…
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wǎng)站26日刊載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貨幣與金融委會員(IMFC)第二十四屆部長級會議期間接受中外新聞媒體的聯(lián)合采訪時的答問稿。周小川在談到人民幣何時能成為世界上主要儲備貨幣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如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則十年、二十年之后人民幣地位的變化就會比較顯著。
周小川具體講到,這取決的條件較多。首先,人民幣在市場上的被接受程度取決于市場參與者,不是誰的主觀意愿可以決定的。市場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又取決于改革開放的進程。如果改革的進程慢,那么貨幣的受歡迎程度會較低。
第二,也受宏觀經濟持續(xù)性、穩(wěn)定性、經濟增長影響。在金融危機期間,有些國家經濟困難較多,這時如果大家看到中國相對于這些國家宏觀經濟增長較好,可能會更愿意接受一些,實際上中國也有自己的困難。但經濟都是周期性發(fā)展的,中國經濟增長如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則十年、二十年之后人民幣地位的變化就會比較顯著。但從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驗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較快發(fā)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不能輕易地假設。
周小川還說,當然,如果首先假設改革開放到位、宏觀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我相信人民幣會更受歡迎,我們也希望做到這一點。但做如此長遠的預測的意義不是很大,關鍵是把當前工作做好,在此基礎上尊重市場參與者的選擇。
來源: 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