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希臘年底或有大規模違約 資本市場將至新低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雖然歐洲央行上周宣布將聯手美國、英國、瑞士和日本央行宣布向歐洲銀行業提供聯合救援,但導致銀行業危機的導火索——主權債危機并未有所緩解。
雖然歐洲央行上周宣布將聯手美國、英國、瑞士和日本央行宣布向歐洲銀行業提供聯合救援,但導致銀行業危機的導火索——主權債危機并未有所緩解。
日前,德意志銀行機構客戶資產管理公司德銀顧問的歐洲首席投資官格爾各·舒赫和亞洲首席投資官西尼亞科夫向《第一財經日報》分享了德銀對歐債危機的看法。舒赫認為,希臘在今年年底違約的可能性非常大,屆時資本市場會到達一個歷史新低點。他同時認為,意大利的債務問題能否解決將是決定歐元區是否保持下去的關鍵。
第一財經日報:解決歐債危機的最大障礙在哪?
舒赫:歐元區有17個成員國,歐盟27個成員國,兩者有重合,形成財政聯盟需要所有歐盟成員國同意。但在我看來,要在短期內達成一致形成財政聯盟很難。如果達不成一致意見,歐元區的外圍國家意大利、西班牙又無法從市場上融資,就只能完全依靠歐洲央行購買他們的國債。歐洲央行這樣做是沒有得到授權的,北歐國家非常反對歐洲央行為成員國提供國庫資金。所以如果達不成財政聯盟,最糟糕的情況是歐盟進一步離散。
日報:希臘違約會帶來哪些沖擊?
舒赫:我認為希臘在今年底之前可能會有大規模違約,到時候不論是希臘進行債務重組還是退出歐元區,都會引發資本市場進入到一個新低點。市場已料到可能會發生這種最差的情況,現在股票市場已經比頂峰下跌了20%,可以預見幾個月后資本市場將達到新低點。我認為希臘出現50%的債務違約的概率很高。之前一些歐洲國家已經達成了一致觀點,認為希臘的違約比率會是21%左右,但現在看很可能達到50%。
希臘違約也難免對葡萄牙和西班牙造成影響。目前葡萄牙已經獲得過一輪救助資金,當時預計在獲得救助后葡萄牙能夠在2013年具備從市場融資的能力,但我認為這不太可能實現,葡萄牙還需要第二輪的救助。
意大利情況則不一樣,意大利有巨大的實體經濟問題,它的財政虧空巨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已經沒有能力救助它了。所以意大利是歐元區是否能保持下去的關鍵。如果意大利能通過更為節儉的財政政策并獲得市場的信心,它就有可能從市場上得到融資,問題就得到解決。但如果意大利得不到市場的信心,它可能會導致歐元區解體。
日報:您對明年的世界經濟展望是怎樣的?
舒赫:世界經濟整體處于減速中,我認為要從2011年第一季度的4%下降到明年的2%或者2.5%,主流的預測是3%,但我比較悲觀。
日報:在發達國家動蕩的經濟格局下,你們會給機構投資者以怎樣的建議?
西尼亞科夫:今年以來,全球投資者的投資基準(benchmark)已經從采用以市值為基礎的一些指數轉變到采用以國家財政情況為基礎的一些指數,這個變化直接導致更多的資金到亞洲進行投資。現在對亞太地區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很多都以長期持有和戰略投資為目的,而不是短期投資或者戰術性配置。可能會在亞太地區內不同資產間配置有所調整,但是不會從亞洲抽離。
在亞洲各國中,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國債級別都是3A級,印尼、泰國、菲律賓這些債務評級和貨幣幣值也在上升。對于追求穩健收益的機構投資者來說,這些國家會有相對較好的投資機會。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日前,德意志銀行機構客戶資產管理公司德銀顧問的歐洲首席投資官格爾各·舒赫和亞洲首席投資官西尼亞科夫向《第一財經日報》分享了德銀對歐債危機的看法。舒赫認為,希臘在今年年底違約的可能性非常大,屆時資本市場會到達一個歷史新低點。他同時認為,意大利的債務問題能否解決將是決定歐元區是否保持下去的關鍵。
第一財經日報:解決歐債危機的最大障礙在哪?
舒赫:歐元區有17個成員國,歐盟27個成員國,兩者有重合,形成財政聯盟需要所有歐盟成員國同意。但在我看來,要在短期內達成一致形成財政聯盟很難。如果達不成一致意見,歐元區的外圍國家意大利、西班牙又無法從市場上融資,就只能完全依靠歐洲央行購買他們的國債。歐洲央行這樣做是沒有得到授權的,北歐國家非常反對歐洲央行為成員國提供國庫資金。所以如果達不成財政聯盟,最糟糕的情況是歐盟進一步離散。
日報:希臘違約會帶來哪些沖擊?
舒赫:我認為希臘在今年底之前可能會有大規模違約,到時候不論是希臘進行債務重組還是退出歐元區,都會引發資本市場進入到一個新低點。市場已料到可能會發生這種最差的情況,現在股票市場已經比頂峰下跌了20%,可以預見幾個月后資本市場將達到新低點。我認為希臘出現50%的債務違約的概率很高。之前一些歐洲國家已經達成了一致觀點,認為希臘的違約比率會是21%左右,但現在看很可能達到50%。
希臘違約也難免對葡萄牙和西班牙造成影響。目前葡萄牙已經獲得過一輪救助資金,當時預計在獲得救助后葡萄牙能夠在2013年具備從市場融資的能力,但我認為這不太可能實現,葡萄牙還需要第二輪的救助。
意大利情況則不一樣,意大利有巨大的實體經濟問題,它的財政虧空巨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已經沒有能力救助它了。所以意大利是歐元區是否能保持下去的關鍵。如果意大利能通過更為節儉的財政政策并獲得市場的信心,它就有可能從市場上得到融資,問題就得到解決。但如果意大利得不到市場的信心,它可能會導致歐元區解體。
日報:您對明年的世界經濟展望是怎樣的?
舒赫:世界經濟整體處于減速中,我認為要從2011年第一季度的4%下降到明年的2%或者2.5%,主流的預測是3%,但我比較悲觀。
日報:在發達國家動蕩的經濟格局下,你們會給機構投資者以怎樣的建議?
西尼亞科夫:今年以來,全球投資者的投資基準(benchmark)已經從采用以市值為基礎的一些指數轉變到采用以國家財政情況為基礎的一些指數,這個變化直接導致更多的資金到亞洲進行投資。現在對亞太地區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很多都以長期持有和戰略投資為目的,而不是短期投資或者戰術性配置。可能會在亞太地區內不同資產間配置有所調整,但是不會從亞洲抽離。
在亞洲各國中,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國債級別都是3A級,印尼、泰國、菲律賓這些債務評級和貨幣幣值也在上升。對于追求穩健收益的機構投資者來說,這些國家會有相對較好的投資機會。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宋鴻兵:黃金回調是風險釋放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